当物理学和医学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今天,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治斯穆特教授在沪给出了一个答案:他将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筹建工作室,与该院心脏中心合作,聚焦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临床应用,携手打造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的救治平台。
乔治.斯穆特是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他一直致力于高端物理设备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取得巨大成功。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斯穆特教授逐渐接触到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院心脏中心长期致力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优化诊疗方案的探索和创新,并在国际上首次研发出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移动PACS系统,指导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医院还希望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电预警可穿戴设备,在急性心梗发生的早期就给予患者及时预警,缩短患者呼救时间,这与斯穆特教授的想法一拍即合。
专家介绍说,虽然如今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时间不断缩短,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呼救依然平均会耽搁2个小时,且近10年来从未缩短,主要原因是患者对心梗症状难以识别,更无法得到预警。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亚伟教授认为,怎样把院前急救时间缩短,怎样尽早识别心梗,这些需要通过预警来实现。预警首先是对病人的评估,然后为高危患者提供可穿戴设备,包括各种传感手段,从而使患者的生命信息能尽早在发病前就被识别,从而得到及时救治。
那什么是心电预警可穿戴设备?在十院心脏中心专家向记者展示了这些样品。一件面料柔软、可贴身穿着的背心,其实是个"护心甲",秘密就在这些纽扣状的传感器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治医师张毅介绍说,有这样一个传感器,穿戴者的心电信号就可以实时收集,并通过Wifi传递到终端,医生就可以收集到,如果有紧急情况可及时给予反馈。
而在终端的大屏幕上,无数实时心电图在跳动,其中有些有红色提示。张毅解释说那是机器识别出有病理改变情况。目前对患者的最终还靠医生,但未来随着工作量的提高,靠人工方法不能满足数据需求,他们希望提高人工智能技术,最终实现机器完全的自动诊断,这也是十院与诺奖得主合作的最主要目的。
据介绍,目前已研发的心电预警可穿戴设备,除了可长期穿着的护心甲,还有可自行贴到胸口、短时期使用的微型传感器,突然感到不适、用手指按住电极就能传输心电图的瞬时传感器等。
据悉,心脏中心徐亚伟团队关于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建设相关项目,已获得"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资助。诺奖得主工作室加盟,将共同推动可穿戴设备自动预警项目在急性心肌梗死领域的应用,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
斯穆特教授在《可穿戴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主题演讲中表示,可穿戴设备在未来将会在人类健康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通过植入体内的可穿戴设备实现人体健康的长程管理。他更表示如果能将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更加了解,真正做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他认为,通过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未来,人类寿命可能会因此延长10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霍云 实习编辑:黄丽文)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