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唐代音乐的实践重构 上海音乐学院演绎丝路唐韵

2022-01-08 20:28:00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宣纸铺底,朱砂红钩边,唐朝的古画卷轴在舞台上徐徐铺开……一千年前的琵琶为什么是横着弹的?遗失千年的丝路乐音究竟是怎样的面貌?一场学术音乐会复原了1200年前的盛唐乐舞。1月5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丝路之乐·唐韵回响》跨越时空,在上音歌剧院演绎大气磅礴的丝路之音,展现气象万千的盛唐之韵。


《丝路之乐·唐韵回响》实验音乐会依据诸多一手史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以还原古代乐器声响而实现的唐代历史乐舞,是告别古代“无声音乐史”的重要实践。此次音乐会上,《石上流泉》《急胡相问》《水鼓子》《倾杯乐》等诸多精妙古曲,以古琴独奏、琵琶独奏、小乐队合奏、独唱等形式,展现盛唐海纳百川的音乐史诗,《胡旋舞》《胡腾舞》则展现了唐代绮丽曼妙的乐舞之美。



千年流变音响断层 唐乐复兴任重道远


唐朝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亦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敦煌壁画或是其他佛教洞窟,都留存着唐代丰富的音乐舞蹈画。然而,经历上千年的流变,这些古代乐器的形态发生改变,古代乐谱几近消失,音响断层。因此,揭示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面貌,展示隋唐时期的音乐真容便成为一代人任重道远的责任。


敦煌第220窟


二十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了一份古代琵琶谱,这本采用古代记谱法的琵琶“天书”揭开了唐代音乐的神秘面纱。西汉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新疆、河西走廊及中原地带大量的佛教洞窟壁画、雕塑以及出土文物,记载了公元4-11世纪的乐舞史料,呈现了唐代乐舞的丰富样貌。此外,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18种75件完整的唐代乐器也让音乐考古学专家看到了恢复唐代音乐的希望。


正仓院所藏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实验音乐会并非在原曲的基础上创作,而是尊重原曲,力图接近与还原历史音乐的真实。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上海音乐学院叶栋、陈应时、何昌林、赵晓生、应有勤以及赵维平等学者为唐代音乐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将流失于海外的上百种原始乐谱进行收集整理,积累了近两万页古乐谱高清电子文献,并对每份古谱作出了详细题解。



音乐会策划兼艺术总监、上音音乐学系教授赵维平曾多次赴海外考察、研究散落的中国古代乐谱,对古代乐谱进行数字化转存、数据库开发收录。经过多年努力,赵维平教授搜集了近两万页的高清乐谱,先后复原了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直项琵琶、箜篌、横笛、羯鼓等30余件乐器。在此基础上,他依据古代原始乐谱并将其译成今人理解的现代乐谱,参考大量古代文献重构了这台唐代音乐会。


“通过各种渠道把乐谱找出来,把古代音乐的旋律、音高、节奏都找出来,乐器复原出来。我相信有了这代人做的努力,后代人会逐步揭开更多的秘密,呈现出真正的中国古代音乐。”赵维平表示,中国古代音乐史被学界普遍认为是“无声的历史”,音乐会通过对唐代音乐的实践重构,对古代音乐研究难题进行了全新的尝试,为寻找中国音乐文化内核,复兴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舞台制作加持 再现盛唐美学意境


音乐会的舞台呈现是一幅古代画轴,以宣纸铺底,朱砂红钩边。创作团队把唐朝美学特征用一种抽离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写意的抽象化表达。艺术家以多媒体手段进行舞美设计,再现唐朝意蕴,表现古人情怀。本场音乐会的制作人兼视觉设计总监,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代晓蓉教授在视觉设计上秉承着再现时代场景与表达古人情怀与审美的原则。



为了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盛唐的乐舞之美,所有舞台设计都按照古代壁画等文献典籍整理。创作团队把传统舞美手段与数字影像进行结合,呈现乐曲在古代演出的实景。舞台设计依托《莫高窟第220窟乐舞图》等壁画为历史参照,还原画中的地毯与其他陈设,将伴奏乐队与舞者进行划区,打造如唐代一般对称性的舞台分功能分区。服装也以唐代鎏金铜胡腾舞俑等文物做参考,还原其胡衫、长带的设计,并加以艺术性加工。



“实验音乐会是唐乐的活态化表现,它的舞美视觉设计,要再现那个时代的场景,同时也要充分表达唐乐的情感。”代晓蓉教授同时表示,古乐的复原,是依据音乐考古的学术成果,根据敦煌壁画,古代经文,再现古乐演出的场景。但是今天舞台的再现,不能脱离表演的属性,应当运用科技光影技术等当代多样化的视觉材料呈现手段,表达古代音乐外化的情感和内容。“我们的舞台表达,既要描绘时代场景,也要展现作品情绪与美学意境。通过这台音乐会,我们将博物馆搬进音乐厅,这是立体化的舞台艺术呈现,也是活态化的非遗文化传承。”


跨学科合作 重构古乐活态化传承


音乐会通过跨学科合作重构古乐,实现音乐的活态化传承。音乐会力邀作曲指挥系徐坚强教授担任编曲,民乐系吴强教授为乐队总指导,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张麟教授等负责舞蹈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代晓蓉教授等进行舞台设计和多媒体制作,运用现代舞台表演方式再现唐韵,淋漓尽致地展现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



“我们用数字影像进行舞美设计做音乐考古课题。”代晓蓉教授表示,运用舞台展演方式进行古乐复原的艺术创作之中,是一种文物活态化的传播方式,也是高校跨学科交流的积极尝试。“舞台艺术需要平衡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未来的艺术家要掌握更多元化、复合化的知识体系。因此,跨学科、复合型的艺术创造人才,正是高校艺术培养的方向。”


为了让观众更深刻地了解唐乐,感受唐韵,《敦煌琵琶谱》《天平琵琶谱》将通过多媒体呈现在观众眼前,配合赵维平教授的讲解,让这场音乐盛会同时成为一堂干货满满的大师课。


《丝路之乐唐韵回响》现场,数字媒体还原敦煌壁画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中,中国古代乐舞的复原和再创作成为焦点。《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古琴诊所”接连不断地破圈传播,古代乐舞通过当代再创作,借助炫酷的视觉效果,迅速进入公众视野。而在学术领域,中国古代乐舞的原始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它该如何传承,又如何复兴,依然是一个艰巨而严肃的考古课题。一场实验音乐会,将学术研究的成果搬上舞台,从专业角度给出了答案,也为今天的人们带来绵延千年的思考与回想。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摄像:吕心泉 实习编辑:范诗言)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会盛唐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泰国总理佩通坦被停职 中国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3天前
00:45
上海创下6月高温日天数之最 将冲击40℃!
时讯2025/06/30
00:29
超长“打工”153天 今天是在大银幕见吒儿最后机会
时讯2025/06/30
00:34
上海下周或冲击40℃ 医生:室内也有中暑风险
时讯2025/06/28
00:08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抵达特检组 首度出面接受调查
时讯2025/06/28
05:05
每个女性角色都有绽放时刻 王安宇为女演员送花
番茄鱼2025/06/27
00:10
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住院11天后坐轮椅出院
时讯2025/06/27
02:03
一条视频讲清楚 带充电宝坐飞机机场怎么查
看呀STV2025/06/27
00:21
旅客注意!携“充电宝”乘机有新规定
看呀STV2025/06/26
00:31
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欢呼 家长:她考得最好一次
时讯2025/06/25
00:20
官方回应了!退休金无需缴个税!
时讯2025/06/25
00:16
爱狗VS安全?成都小区民主协商化解流浪犬争议
东方番茄酱2025/06/25
00:07
特朗普再秀下限:发恶搞视频 曝光北约秘书长私信
时讯2025/06/25
00:09
中方在北京会见伊朗新任驻华大使
一眼看天下2025/06/24
00:25
军事专家预测9·3阅兵最大亮点:空中梯队
一眼看天下2025/06/24
01:28
全是高精尖!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权威发布2025/06/24
00:13
阅兵式所有参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时讯2025/06/24
00:45
本科线402!特控线505!2025上海高考成绩单出炉
时讯2025/06/23
20:29
被拖下水?特朗普打伊朗原因,恐怕和想象相反
義见2025/06/23
00:10
是否掌握伊朗寻求核武情报? 美国务卿:这不重要
时讯2025/06/2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