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任陈寅介绍了《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民,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许健,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刘平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一、有关背景、总体考虑和目标任务
2019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对临港新片区提出了“五个重要”的重要指示要求(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为贯彻落实 “五个重要”新要求,推动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管理办法、特殊支持政策等落地见效,加快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以及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行动方案》,并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正式发布实施。《行动方案》是举全市之力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打造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发动机”“新高地”的重大举措,是临港新片区2020-2022年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行动方案》提出,临港新片区到2022年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形成“五个重要”基本框架,初步建立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初步体现上海“四大功能”核心承载区的综合优势,为2035年全面建成“五个重要”奠定扎实基础。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5%;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150亿元;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300万标箱。
二是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累计新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机构1500家以上;引进和培育总部型机构20家以上、各类金融及投资机构200家以上;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500件。
三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新增重大科创平台、载体20个以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达到1500亿元以上;企业跨境融资额年均增幅50%以上;集中承接审批服务事项100%可以全程网上办理;全面取消非居民用户供水、供电、供气配套工程费用。
四是城市功能加快完善。5G网络实现基本全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公交线网密度增加20%,站点覆盖率提升20%,无人驾驶公交应用先行先试;新增建设各类住房总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教育、卫生、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可达。
二、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全文共分为6大部分、14个重点领域、42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打造国际创新协同高地,把临港新片区建成全球创新驱动网络的重要节点。一是高起点建设国际创新协同区。打造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空间载体,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生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二是着力增强海内外人才集聚能力。打造国内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海外人才踊跃汇聚目的地和人才综合服务栖息地;加快实施国内高端人才直接经济贡献奖励政策;最大限度释放口岸电子签证政策红利,加快实施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临港新片区全域实施人才购房政策。
2.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地,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新动能、新格局。
一是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加大培育力度,深化对外合作,推动产业规模和能级跨越式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企业,落实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加快建设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等特色品牌园区,以及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
二是加快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将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国内最高开放形态的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发展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建设离岸集聚中心;打造上海天然气定价中心等高能级要素资源交易平台。加快落实物理围网区域内企业之间服务交易的特殊税收政策以及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设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示范基地。
三是加大金融业支持力度。打造高端金融资源配置高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跨境金融集聚发展。加速环滴水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扩大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建立临港新片区金融法治试验区。
四是积极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着力提升空港海港服务能级,增强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完善启运港退税相关政策和“中国洋山港”籍船舶登记制度,打造区域性航空总部基地和航空快件国际枢纽中心。
五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打响在线新经济品牌;启动“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建设;加快建设车路协同的无人驾驶道路测试场景;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研发和转化平台。
3.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新城,为建成“五个重要”提供强大的城市功能支撑。
一是加快建设节点型、枢纽型城市交通体系。构建对外快速交通网络,健全多式联运集疏运设施,加快完善多层次骨干路网体系,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构建“15、30、60、100”出行服务圈(即从滴水湖出发至浦东枢纽、龙阳路枢纽、虹桥枢纽和长三角毗邻城市,分别用时15、30、60、100分钟)。
二是加强综合基础设施保障。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1+2+6+X”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到2022年,建成综合能源管控平台,打造“一体化智慧城市能源大脑” ;建成引领全球的通信网络发展示范区。
三是着力优化美化生态环境。加快水绿林一体化建设,加强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建设全域固废“全网合一”收运处理管控体系。
四是着力完善公共服务。加快商文体旅融合发展,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教育体系,提升医疗康养服务水平。
五是加强规划引领和土地保障。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规划,高质量高绩效利用土地。
4.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撑保障,确保行动方案落地见效。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和组织建设。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
二是构建体现国际经济治理水平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争取新一轮政策制度创新突破。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和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上海“营商环境3.0版”,构建“18+N”特色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全流程风险防范体系,加快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2.0版上线运行。持续加大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为新时代我国全方位扩大开放作出新贡献。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