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SMG精心打造的大型考古纪录片《何以中国》即将与观众见面。这是一部从考古实证出发、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纪录片,所述历史自旧新石器之交(距今4万年田园洞人)直至秦汉一统,地域范围覆盖整个中国。
去年11月,主创团队开始了真实再现阶段的拍摄,在几个月内,完成了335场戏拍摄所需的近70个场景复原。从田园洞人站立的那个洞口,到汉朝在敦煌设立的邮驿机构——悬泉置,场景复原横跨了4万年时光。
“当视觉化呈现的时候,所有的细节都必须回答。我希望这部纪录片有档案价值。”总导演干超表示。
今年7月,看看新闻Knews记者跟随主创团队来到浙江横店道具库,这里存放着电影再现阶段拍摄的部分道具。“有青铜器、兵器、陶器、屏风、金属类、几案类、托盘类器具。复原难度很大,尤其是器物上的纹样、字样的复原,精准度要求很高。”美术冯意介绍。
美术团队告诉我们,这部纪录片道具和场景复原的难度在于,他们必须要从考古出发,去系统了解整个中国在东汉之前的历史。然而,考古上可以提供的确凿的建筑及器具等形态的依据,有时候仍然会比较有限,作为考古纪录片,他们不能像影视剧那样,进行大量的夸张演绎和设计,这就需要在学习研究中,巧妙控制还原度和分寸,把控好虚实的结合,去避开那些无法从考古上证实的事物,突出那些考古脉络的主体呈现。
于是,在前期收集资料阶段,美术团队尽可能详尽地找来相关的考古报告、发掘现场照片、建筑还原图片以及出土器物照片等,进行深入研究。
“办公室一面墙都是书,摞起来的资料。”美术李晓峰告诉记者,“我们一边考证一边设计。比如一个罐子,出土时只是一个残片,考古专家用现代工艺将其拼接复原,我们就把罐子原来的真实的样子复原出来。”
在道具库,几件带有“卜”字形裂纹的甲骨道具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主创告诉我们,这些甲骨上的裂纹是他们一遍又一遍烧制出来的。在古代,人们通过甲骨在灼烧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占卜,但烧制出“卜”字形裂纹并非易事。
“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事儿,但是没有烧成过。”总导演干超说。
为了让道具上的裂痕更具有真实感,主创团队大胆尝试去烧几十片龟甲和牛肩胛骨。“用各种工具烧,有些是烧,有些是用高温碳条去烫它。最后成功了,也有传说中‘卜’的一声,很有意思。”干超说。
主创团队对于道具复原的精益求精也获得了考古人员的认可。干超表示,“我们复原了两只石峁遗址出土的陶鹰道具,陕西考古博物馆馆长说能不能留给他们,我们都留给他们了,还有我们复原的殷墟时期的炼铜的炼炉浇铸系统,研究殷墟的专家说将来要建新的殷墟博物馆,会用我们的方案。”
纪录片《何以中国》涉及的复原场景,仅史前部分就达到50多个。有别于三代之后历史文献的生动记载,史前复原唯一可依赖的依据就是考古成果。为反映先民定居生活的面貌,主创团队搭建了“何以村”,建造了北方村落的半地穴式房屋群和南方湿热地带的干栏式建筑。
在场景复原的施工制作阶段,与以往拍摄照图施工不同,美术团队会给工人进行重要的培训,告诉他们当时可以采用的工具和手段是什么,在施工中不能仅仅完成大的建筑形式,木头和木头的结合方式如何处理,木头的横截面应该有的特定工具痕迹,木头立柱的表皮应该如何处理等等,这一切技术手段完成后,还要进行最重要的生活化的还原。
例如,在表现古公亶父家园被入侵摧毁的场景中,主创团队高度还原了商代古建筑的结构和生活气息。
“房子是用纯木头做的,都是榫卯结构。在考古专家的建议下,我们建了一个土台,这在当时起到了防潮的作用,可以抵御蚊虫鼠蚁。堆砌的每一块陶寺宫墙土坯块都是按照考古专家提供的尺寸,一比一大小复原的。我们先铺陶寺宫墙土坯块,然后在上面封泥,泥里还掺杂了杂草,起到加固作用,力求还原真实感。”李晓峰介绍。
“我们希望用一场家园被烧毁的场景,展现古公亶父的内心选择。他最后选择了离开,这也是后来周治理天下,非常重要的仁德的观念的外化。”干超表示。
对主创团队来说,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试着跨越时空,揣测古人的所思所行,制造他们经意和不经意的痕迹的过程。这种隔空的交流很奇妙,也是他们做这部纪录片的意义所在。
“在‘摇篮’这一集的结尾,我们想讲,通过上万年的中国古人类的探索,我们从山洞走向旷野,走向农业社会,走向定居的村庄,我们不再害怕黑夜的人,终于抬头仰望星空。”干超表示,“最后用这些火堆的火星,孩子的奔赴,想表达最好的星空是人类创造的星空,这个星空和火、团结、智慧都有关系,它有一种持续的美感。”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珏 摄像:李维潇 刘宽漾 李响 剪辑:王珏 编审:王琳琳 邢维)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