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24时,油价迎来近3年来的最大跌幅,就普通消费者而言,加满一箱油能省约20元。
从本轮计价周期来看,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明显,且一度跌至近四年来最低水平。导致暴跌的原因很多,关税战肯定是其中之一。
历史数据显示,类似的价格跌幅大多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4月初美国发布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征方案远超市场预期。这一政策立即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风险资产价格全线大幅下挫,原油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自然难以幸免。
再说供给端,随着“欧佩克+”将5月份增产规模从原计划的13.5万桶/日扩大至41.1万桶/日,沙特、俄罗斯等国承诺将加速补偿性增产。导致原油供应过剩预期加剧,市场看跌情绪浓厚。国际能源署最新月报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为73万桶/日,供应增长为120万桶/日,供过于求格局进一步扩大。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油价下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油价下降有助于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能源成本,缓解通胀压力,提高消费者购买力,对经济增长有一定刺激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背景下,油价下跌相当于为经济体注入了“减税”效应。
但另一方面,油价暴跌也反映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已大幅下调原油需求预期,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每日仅增加90万桶,2026年每日增加100万桶,需求增长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这种需求疲软的信号可能预示着更广泛的经济放缓,甚至衰退风险。
编辑: | 秦扬轲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