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第一次在党中央层面召开的周边工作会议,规格之高前所未有。两天之后,外交部宣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当中美间关税之争如火如荼,周边对于中国又意味着什么?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安全
“家门口太平,我们才能安心、踏实办好自己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曾用朴素的话语,深刻阐明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
放眼世界,全球地缘政治震荡,欧洲、中东纷争不断,传统安全议题突出,加上逆全球化回潮,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叠加。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军事交流由来已久。其中“和平友谊”系列联合演习是最为引人关注。2014年,中国和马来西亚建立的双边联合军事演习机制,最初是中马双方首次进行联合桌面推演。2015年中马实兵联演联合护航演练在马六甲中部展开,标志着“和平友谊”系列军事演习正式登场。
其后,泰国也参与进来。直到2023年,柬埔寨、老挝、越南都“踊跃报名”,成为六国联演。这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安全合作不断迈出新步伐,有利于各方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避免陷入集团对抗和地缘政治博弈的陷阱。
合作
中国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周边18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标志性工程开花结果……
东盟已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15年是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而马来西亚则是中国在东盟成员国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这种紧密性不仅源于地理邻近,更得益于产业链的深度绑定。例如,越南承接了中国纺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马来西亚是中国在半导体原材料领域的重要供应国,而柬埔寨则是中国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的“试验田”。
伴随着“中国方案”深度融入周边基建体系,中国企业群、产业链深度入驻,经济合作产业园、跨境电商枢纽、智慧农业网络如雨后春笋般萌发,为当地创造大量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技术输出”与“产品回流”双向互促,带动周边地区GDP快速发展,中国正与周边国家共同绘就合作共赢的壮阔画卷。
发展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要目标,体现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良好愿望。以元首外交为引领,同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强各领域交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不仅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也是应对世界变局的重要一环。
当今世界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在美国大行单边主义、霸权行径的冲击下,世界各国普遍陷入经济复苏乏力的困境。以东盟为例,东盟多为外贸导向型经济结构,中、美分别是东盟前两大贸易伙伴。此时,中国主动敞开怀抱,更凸显负责任的大国胸怀和气度。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亚洲好,世界会更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携手同行,必将为“亚洲世纪”的到来注入更强动力。
编辑: | 郝苗苗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