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0日晚九点,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揭开神秘面纱。
这张看上去有点像甜甜圈黑洞的照片,中心为黑色,周围环绕着一个新月状的光环。其中,黑色部分是黑洞投下的阴影,明亮部分则是黑洞高旋转的吸积盘,这个连光线都无法逃脱的势力范围,又被称为“事件视界”。
多年来,神秘的黑洞一直是全世界科研的热点。科学家普遍认为,黑洞是研究宇宙起源的关键问题之一。其中,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黑洞的理论依据,根据他的理论,落入黑洞的任何事务都不可能再逃出来,也不可能发出光或其他东西。而霍金则引入了量子论,认为“黑洞不黑”,而且“既吞也吐”,也就是说,即使不小心掉入黑洞,也只是在本宇宙消失,但会毫发无损地出现在另一个宇宙。等到黑洞的起源、是否会消亡等谜题解开后,人类还有望运用其原理。
但是这次爱因斯坦说对了!
作为项目的参与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EHT国际合作成员路如森说,历经多年的努力,在照片揭幕的那一刻,他十分激动。他说,黑洞实际上就是爱因斯坦预言的一种极端的天体,它的引力是如此之强,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的周围会形成暗影,这个暗影的大小是“事件视界”的2.5倍。圆环发的光就是从吸积盘上发出,而黑色的阴影要比黑洞本身要大几倍,这证明在极端条件下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仍然是成立的。
这次拍摄的是位于M87星系的黑洞,距地球也有5500万光年,给这么远的对象拍照,即便是哈勃望远镜,也要提升1000倍分辨率才能满足要求,因此,依靠目前任何单个望远镜都远远不够,于是,"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组协调全球八台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与地球直径一样的虚拟望远镜,为我们勾勒黑洞模样。而且拍摄不仅需要特定角度,还需要天气状况配合,因此每年都有有特定窗口期。在2017年,只有4月5日-14日的10天时间,机会非常难得。
路如森表示,这张照片不是用普通的相机照出来的,照片显示出的“颜色”实际上是毫米波,其表示的是一个强度分布,并非是我们日常肉眼可见的。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除了中国上海、台北外,比利时布鲁塞尔、美国华盛顿、日本东京等全球七地,今晚同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可以说,这是一场全球盛会。而此次黑洞拍照的过程,是全球30多个研究所,200多名科学家通力合作的成果。
路如森说,此次合作并不像我们平常的一些合作,它不是简单地按一定的比例去分的。而是基于大家的兴趣,基于大家已有的基础等各个方面,每一个地方都是非常公开的,大家互相协作。从给黑洞拍照片这个角度来讲,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自做的。因为什么?就是基于甚长基线干涉技术这个原理,它必须需要国际合作,才能形成一个地球大小的望远镜。基于这样的合作,未来,人类甚至可以看到更大的宇宙世界。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方菲菲)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