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天色依然暗沉,张八斤已经开始为江豚准备美餐了。称重过磅,撒盐消毒,洗完再在鱼嘴里塞点维生素。一早从江对岸运来的新鲜鱼食,老张还要翻几遍,把坏鱼清除干净。尽管我们肉眼很难辨别,他却一把就抓了出来。“你看,有刺吧,江豚要吃了就会卡着喉咙。我在边抓的时候就边把它清理掉了。”
从和悦洲码头大概步行20分钟就到了这片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的夹江区域,也是世界上首个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暨豚和江豚等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目前一共有11头江豚在这里生活繁衍。每天早上六点,张八斤的小船就会满载鱼食,划进江面,给江豚们喂食早餐。
晨曦的霞光,映出江水的一抹金色,一头头江豚正从远处逐浪而来。老张一边打杆一边向我们解释,“打这个杆为什么呢?因为它听声音,它完全靠听声音。再远的路它能听到这个声音。”
没一会儿,一群大大小小的江豚就在船边聚拢了。老张撒一把鱼食,江豚们便在江面上雀跃争食,原本平静凛冽的江面,一下子就翻滚热闹了起来。老张能给我们指出每头江豚的公母,言辞间颇感得意,“我每一头都认识。我都喂了14年了。”
看到小豚游过来时,老张会特意把鱼喂进它嘴里,看着它吃饱后摇着尾巴心满意足地游走。这头小豚是去年5月份出生的,刚学会吃鱼,老张特别宝贝。江豚生产很不容易,怀孕足足11个月,生下的小豚前5个月只会喝奶,所以母子俩都需要他特别照顾。“它比小孩还听话,五六个月小豚自己可以捕鱼,能捕鱼它还是要喝奶,还要跟着母豚喝奶。母豚也要特殊照顾的,它吃的鱼都是大鱼,一般都3两到2两。”
入夜的江面寒风扑面,老张照例开始江面巡逻。巡逻一圈要花上三个小时,这段旁人看来寂寞而漫长的时光,老张却一点都不觉得。“我们晚上值班江豚跟在我们后面来了。有一条豚跟在我们后面来了。”
尽管江面都围起了护栏,但他还是坚持每晚巡逻,检查有没有人摸黑进来捕鱼,有没有渔网和鱼钩留在江面和浅滩。早在2012年,他就抢救过一头被渔网缠住的小江豚。他要确保这样的情况不再发生。“它给绳子缠住了,把尾巴给裹住了,后来我就下水把它解开了。那天还很冷。”
伴着老街上稀疏的灯光,老张带着一身鱼腥味和疲惫感,叩开了家门。喝口妻子递过来的热汤,驱走冬夜的寒气。在妻子眼中,他爱豚成痴,“江豚要是生病了,他就无精打采的,江豚要是一帆风顺的,他也就高兴,回家事情都能多帮我做几件。”
铜陵大通,历史上曾是蜚声中外的千年古镇。佛教胜地九华山的头天门就坐落于此。在它身畔,是川流不息的长江水,大通水运因此鼎盛一时,甚至被称为“小上海”。如今,人声鼎沸的古镇,守护着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水域——大通镇和悦洲与铁板洲之间夹江上的“铜陵淡水豚国家自然保护区”。
老张的家就在和悦洲上,他二十多岁开始以船运为生,随着大通水运逐渐衰落,他所在的船运公司也破产了,于是就来应聘喂养员。“大概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江豚很多,一群群的,一群都是十多条。我是搞运输的,看到江豚很稀奇,可爱得很。我就想到这里来。这个工作每天都需要的,一天四餐,一年365天,餐餐都要喂。
鱼跃、游弋、嬉戏……看上去活泼可爱的江豚,已在地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然而随着长江生态日趋恶化,江豚数量锐减,据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12头。
为了拯救长江濒危物种,1987年国家投资900多万建设铜陵白暨豚养护场,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铜陵淡水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全长58公里,目前是唯一一个在长江干流对船舶航行进行限速限航管制的保护区,周边的砂场、码头、船厂也全部清理,建成了水清岸绿的滨江生态线。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室主任张西斌介绍说,“江豚是长江里面的旗舰物种,也叫做指示物种。江豚数量多了,说明长江的鱼类资源丰富了,长江的水质肯定有改善了,所以保护江豚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一个切入点,也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老张过年就58岁了,但他还没有退休的打算。寒来暑往,日晒雨淋,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他却每天风雨无阻。也不是不想享清福,而是实在不舍得,“主要喂的时间长了,比自己小孩还要喜欢,我也喜欢爱好这个工作。单位如果聘请我我肯定还干,干了以后我还要培养接班人。”
在保护区的大门口,立着两座白鱀豚的金属雕像,仿佛提醒着走进这里的每个人,不能让江豚成为第二个白鱀豚。即便白鱀豚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曾经参与指挥过白鱀豚捕豚队的保护区工程师章贤,依然没有放弃寻找“长江女神”的踪迹。和保护区所有工作人员一样,张八斤和章贤都期待着一个奇迹:守住江豚的微笑,也许有一天,还能再见女神归来。“我们也期盼着它也能够像我们所说的女神归来。如果我们真的都这样做了,对整个长江自然生态的保护,这个力度会非常大,长江江豚,长江其他濒危物种都会因此受益,当然最终受益的是我们人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丁桃 实习编辑:曹临风)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