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并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目前,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上海市容部门了解到:全市正结合《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全市学校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早在几年前,静安区五四中学便开始在日常的课程中融入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在这节地理课上,李老师就从邻国的垃圾分类方法衍生开来,讲到了上海的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领会,课堂上还安排了垃圾分类小游戏。
五四中学学生黄艳骏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学校里面就天天可以接触到这种垃圾分类,让自己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回去就可以 和父母讨论一下,这个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呢,还是这个是湿垃圾还是干垃圾,还是有害垃圾,然后就分类、分袋。
除了知识的科普,五四中学也针对校园内不同场所的特点定制了垃圾分类。在食堂,师生们用完餐会把食物残渣统一倒入厨余垃圾桶内,纸巾、酸奶盒等则丢弃在另一边,由保洁员统一倒入干垃圾桶内。而在教室里,一般不会产生湿垃圾,更多的是一些废旧的草稿纸、试卷,所以每个班都放了一个黑色的干垃圾桶,和一个蓝色的可回收物桶。每周三中午,全校16个班级的代表,还会把可回收物桶陆续搬到操场上,由垃圾分类小组的同学们进行称重计分评比。
五四中学垃圾分类小组组员施欣雨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介绍:我们是分纸质垃圾和塑料瓶来回收,纸质垃圾是以称重的方式,称好重以后,按排序,排在前8个的每个班加0.5分,塑料瓶是以个数,50以下的加0.5分,60以上的加0.6分,以此类推。
但要是被检查到垃圾桶分类不对、或教室地上有垃圾,则会被拍下来,张贴在走廊的公告榜上,还会扣除相应的分数。一学期下来,总分排名前三的班级便能在低碳环保示范榜加上一颗星。
五四中学德育主任陈佳桦表示:通过一些课程上的渗透,比如说我们的生命科学课、地理课、探究课,去引导学生去掌握相关的知识,然后配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是6到9年级,他们年龄的特点,我们觉得用一些活动、一些激励机制,能够更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
市容部门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通过学校范围内的推广,可以"小手拉大手",让孩子从小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并将知识带回家,让更多人认识垃圾分类。像五四中学所在的静安区,是全国首批垃圾分类的示范城区,从2013年开始在学校层面推广垃圾分类,现在已初显成效。
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绿化和市容管理所副所长李丹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基本上现在静安区所有的学校,都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全覆盖,全市范围来说的话也是在逐步地推行。我们首先是对他们进行了硬件设施的配备,课程上面的话是由学校自己来进行设置的,我们会给到业务上的一些指导,包括怎么分,包括学校的一些主题活动,我们都会参与进来,跟他们共同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洪焕铨 编辑:朱永斌)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