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8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一家啤酒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澳大利亚是否担忧对华“沟通无门”时称“澳方一直非常期待能够和中国展开高层沟通”,并且说“只要中方乐意,澳方随时欢迎”。
此言一出,不少西方媒体在报道中渲染称,莫里森的言论“出人意料”。其实莫里森“求沟通”的行为没什么“出人意料”的。就在17日,也就是中美元首举行视频会晤后,澳贸易、旅游及投资部长丹·特汉就表示正在寻求和中国进行对话。”
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澳大利亚一直充当着美国的“反华急先锋”,澳方一些政客频频炒作涉华议题,人为制造中澳关系紧张,就连澳大利亚国内的一些人士都看不下去了。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约翰·基廷本月10日就对澳政府提出批评,认为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已“迷失方向”。
这个时候澳方突然抛出橄榄枝,意味着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表示,莫里森此次在中美领导视频会晤后发表“愿意对话”的言论,实在是跟随美国脚步的“无奈之举”。在陈弘看来,澳方之所以在“反华”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因为他们一直在寻求与美国步调一致。但反观美方眼中却根本没有澳大利亚这么一个“舞伴”,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日程表改变节奏、改变“舞步”甚至于改变方向。每次遇到美方政策的“急转弯”,留给澳方的只有尴尬和需要承担的巨大代价。
正如罗马G20峰会期间,拜登向马克龙承认建立“AUKUS”的做法很笨拙时,彼此给对方一个“台阶”,因为核潜艇订单问题造成的嫌隙至少在台面上得到了弥合,留下莫里森独自在“尴尬”中进退两难。
而中美元首会晤,显然让澳大利亚又一次感受到了“跟不上趟”的危机。只是,“目前中澳关系被澳方破坏到了建交以来的最低点,显然并不存在对话的条件。”陈弘表示。
更重要的是,“求沟通”要看态度,更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而澳方的做法又显得有口无实,甚至南辕北辙。同样是在17日,莫里森宣布将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疫苗、关键矿物和5G、6G通信技术等九大领域列入“关键技术清单”,并表示,澳大利亚将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反对那些“以不同方式看待技术”的政府。
对此,当地媒体《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发文称,莫里森发表这番讲话的地点和用词,都明显针对中国,但其内容和时机“尴尬地提醒了澳大利亚在中国外交深度冻结中独特的孤立地位”。
尴尬的外交关系已然形成,此时想着重启对话,但又无任何诚意和行动,陈弘表示,这样的对话“毫无意义”。在他看来,澳方刚刚错失了一次绝好的重启对话的良机,那就是澳方可以如往年那样由贸易部长率团来参加上海进博会,从经贸问题开始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回暖逐步加热。可澳政府今年却放弃了这一机会。陈弘认为,如果莫里森愿意明年到北京参加冬奥会的话,或许还能开启又一个对话窗口。不过,机会摆在那,抓不抓是澳方的选择问题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黄涛)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