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闵行区疏影路的青年公寓里,有一栋楼很特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布家园”。在这里,17个房间满员,免费入住的都是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看病治疗的重病患儿家庭,运行至今,这个临时小家,为400个家庭,提供了3500个夜晚的住宿。这个“小家”,是如何运行的,这样的模式,能否复制推广?
打蛋、下锅、翻炒,不一会儿,一盘香喷喷的番茄炒蛋出锅。高亭亭为儿子下厨,做了可口的午餐。等候了半个多月,终于住进这个小家,高亭亭的心,落定了。独栋的楼宇内,有共享厨房、独立卫浴,房间内洗衣机、小冰箱、电饭煲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10岁的辰辰满月时,就被查出患有严重肝病,这些年高亭亭带着儿子四处奔走求医问药。今年9月,她带着儿子辰辰来复旦儿科医院治疗,正为每天200多的住宿费发愁的时候,医院的公益项目"小布家园",向她伸出了援手。
高亭亭说,当时医生就跟她讲,有这个爱心小屋,可以申请。像她家儿子这种情况,前三个月,都要一个星期一次复查,所以就申请了。
同一时间入住的还有熊先生一家,他13个月大的孩子,刚刚做完脑部手术,入住这个小家,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熊先生感慨万千,因为“小布家园”,解决了他归宿问题、做饭的问题,然后可以让他安心地给孩子看病。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地患儿比例高达70%,其中许多患儿家境困难,却又罹患疑难重症,需要来医院延续性复诊。一年前,"小布家园"开始试点,为确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免费住宿。一开始,仅有3个房间,供不应求,患儿家属只能排队申请。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工部医务社工王陈凤说:“考虑最先需要的病区,所以我们会考虑PICU和泌尿外科。其实其他病区也会有意见,他们两个病区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房间,我们没有。 最大的瓶颈来自房源。”
"小布家园"由院方、慈善组织、青年公寓三方共同打造,青年公寓主要为青年人才服务,要腾出大量的房源补充到"小布家园",存在困难。
青年公寓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当时空房不是很多,所以跟公司去沟通了这件事情,后来就把整栋楼腾出来。
在多方的努力下,如今,"小布家园"从最初的3间,发展到了17间。房间多了,院方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医务社工王陈凤,最初负责"小布家园"的房间分配。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却发现,家长们的疑问声音很大。
很多家长会去问护士长,为什么他们可以去住,我们为什么不行。
为此,一套病区负责制应运而生,各病区的护士长,承担起摸排的职责。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九病区普外科护士长吴颖告诉记者,他们都是通过严格审核,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孩子的疾病程度,以及住院的时长来安排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教授也坦言:“从一开始,我们就希望有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不要在分配的时候,伤到一部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提供给最需要的人?如何让17间房,快速地流转起来?院方也在不断试点。比如,各个病区之间相互协调,如果近期没有需求,可以让出来给其他病区的患儿家庭入住。又比如,根据不同病区、病情的需求,调整最长入住时间。 ”
院方也期待,"小布家园"的模式能够复制推广,让更多的患儿家庭从中受益。”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教授信心满满:他们将继续扩大规模,争取明年增设到40个房间,把旁边的一栋楼,也打造成“小布家园”。希望更多的人,伸出爱心。
屋外有光,屋内是家。这盏不灭的灯,为前来就医的困难家庭,带去抚慰。也期待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进来,涓涓细流汇聚成暖洋,让上海温度,温暖人心。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潘窈窈 实习编辑:尹翼星)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