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俄乌冲突,不仅是两个相邻国家间的一场争斗,也是东西方千年文明巨变的一个重要侧面。
与欧亚大陆西端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东端的华夏文明这两种“轴心文明”相比,欧亚大陆中部的前苏联东欧地区相对比较年轻,却又是当代世界最大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
从人种来说,斯拉夫人、北欧人、日耳曼人、犹太人等在此比邻而居;从宗教来说,东正教、天主教、新教、伊斯兰教等在这里犬牙交错;从东西方文明既交融又竞争的结果来看,这里既是人类文明最有活力、最为繁荣创新的地区,但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曾经是游牧民族、古典帝国、和现代霸权你争我夺的风口浪尖。
作为文明结合部的典型特征,各大文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融、也无情竞争。
我们选择几个历史节点,从东西方文明关系千年演变进程中,看一看俄罗斯的成长扩展,以及乌克兰的坎坷命运。
“基辅洗礼”
公元987年,拜占庭发生内乱,拜占庭皇帝向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求助。
弗拉基米尔同意发兵支援,但是提出要迎娶皇帝妹妹安娜公主为妻,与拜占庭联姻。拜占庭皇帝一口答应。此事促成公元988年基辅罗斯信奉基督教。
问题是,基辅罗斯为什么没有像当时的波兰、捷克、匈牙利那样,接受西罗马的天主教,也没有接受当时已经崛起的伊斯兰教,而是接受拜占庭的东正教呢?
关键原因是,基辅罗斯是在原始多神崇拜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基础上,才接受基督教的。为巩固政治统治,避免多神教背后的地方势力坐大,弗拉基米尔大公渴望得到能支持王权一统天下的一神教的帮助。
与西罗马天主教“教皇归教皇,凯撒归凯撒”各司其职的“二元政治”传统相比较,拜占庭的东正教更主张教会要臣服于王权的一元化领导。在这样的背景下,弗拉基米尔大公毫不犹豫选择来自拜占庭的东正教,作为基辅罗斯的国家宗教。
“基辅洗礼”的当时选择,根本无法预计千年后的俄乌冲突。但是,俄罗斯东正教由此开始支持王权一元化政治领导,与而后乌克兰西部及其所依附的波兰、奥匈帝国奉行西欧式“二元政治”的传统相比较,明显可以看出俄罗斯与乌克兰分属于东西方的不同观念与体制的历史性差异。
“基辅洗礼”后不过几十年,梵蒂冈天主教会与拜占庭东正教会在1054年终于彻底分裂。这是在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东西方互相对峙的又一件大事。
可见,基辅罗斯当时选择接受东正教,走上了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这是影响当时、以及而后很长时间整个东西方关系的关键时刻。
十字军东征与蒙古占领
欧洲中世纪晚期,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相互关系的重要时段。
公元12、13世纪的两百年间,十字军先后九次东征。名义上为打击异教徒,但实际上,也把东正教会作为打击对象。
1202年,教皇还批准在波罗的海地区成立条顿骑士团,联合向欧洲东部扩张。这一局面,很有点像今天北约东扩。
没过多久,蒙古大举入侵基辅罗斯。但是,同样信奉基督上帝的罗马教皇,非但不帮东正教地区抵抗蒙古侵略,相反认为机会来临,派十字军和条顿骑士团对这一地区进行远征。
在此关键时刻,基辅罗斯地区诺夫哥罗德公国的涅夫斯基大公,虽才31岁,但是他一面努力争取蒙古人支持,同时英勇抵抗十字军和条顿骑士团。最后,终于打败对手。
罗马教皇见打压不成,又转而拉拢,劝涅夫斯基改宗天主教,遭到涅夫斯基大公的坚决拒绝。
总之,罗马教宗在危难时刻对基辅罗斯落井下石,对此后俄国与西方、以及西方天主教会支持下的乌克兰的相互关系,留下了一道深长的阴影。
关于“第三罗马”的争论
15、16世纪是西欧崛起的时刻,同时东欧也在经历巨变。
但当时的东欧,并不像西欧那样开启世俗化的过程,主要还是围绕宗教信仰展开博弈。
蒙古鞑靼被赶走后,1523-1524年普斯科夫修道院的长老费罗菲写信给莫斯科公国的瓦西里三世,提出作为“第三罗马”的莫斯科公国,要领导基督教世界。
他在信中说:第一罗马因违背基督教义而失败,第二罗马拜占庭帝国因残暴统治而自取灭亡,现在,俄罗斯将成为伟大的第三罗马,团结起全世界的东正教徒。
这一象征性的事件表明,东正教世界领袖的这一地位,给不断扩张中的俄罗斯赋予极其强大的精神动力。
但是,乌克兰和当年宗主国波兰的天主教会,根本不接受东正教在波兰坐大,因此也根本不接受所谓“第三罗马”之说。
俄罗斯的崛起,意味着与包含乌克兰在内的,代表西欧传统的立陶宛-波兰王国之间的一场生死博弈。
俄罗斯崛起与乌克兰抗争
17世纪,罗曼诺夫王朝执政后,俄罗斯的大历史按两条线索展开:
从18世纪开始,彼得大帝发起西方化改革,把俄罗斯浸泡在欧洲大染缸里。而后无论1861年农奴制改革,还是世纪之交白银时代的多样化发展,一直到苏联解体后的“休克疗法”,俄罗斯取法欧美,这是一条学习西方、合作西方的历史线索。
而在此同时,以19世纪30-40年代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争论为起点,到十月革命包括20年代欧亚主义兴起,直至苏联解体后,以普京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政治崛起,俄罗斯又长期存在着反复出现的坚持本土传统、抵制西方的立场。
这是近四百多年来,俄罗斯思想历史演进的两条基本线索。
在这一漫长过程中,乌克兰始终伴随俄罗斯的大步前行。
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回归俄罗斯,这是被俄罗斯大书特书的历史时刻。此后,乌克兰在帝国体系中虽处边缘状态,但与俄罗斯文化相互交融,做出许多重要贡献。
我们不妨转换视角,从文艺作品中一窥究竟。
出生在乌克兰的伟大作家果戈里,是一位俄罗斯文化的优秀代表。他主张对东西方兼收并蓄,不光要信奉东正教、也要信奉天主教。
闻名世界的大画家列宾,同样出生于乌克兰。他精彩地刻画了乌克兰哥萨克的生动形象,为统一的俄罗斯文化做出杰出贡献。
列宾的《扎波罗热哥萨克给苏丹写信》
他的另一幅作品《月夜》,描绘出浓郁而深邃的月色之下,一片水波潋滟。
列宾的《月夜》
上述作品中可以看出,乌克兰艺术家为俄罗斯和世界文化宝库增色不少。然而另一方面,乌克兰民族运动几百年来一直在为摆脱俄罗斯帝国统治、争取独立而奔走呼号。
主张彻底独立的乌克兰精英认为:
第一,俄罗斯是一个欧亚国家,带有亚洲特性,而乌克兰才是真正的欧洲国家。乌克兰主张政教分离、崇尚契约精神、主张对君主的专制权力有所限制,因此,俄乌两家具有不同的禀赋与发展方向。
第二,很多世纪中,乌克兰一直与西方生活在一起,与西方有着同样的思想。俄罗斯要想把乌克兰文化融到俄罗斯文化当中去,既是徒劳,也毫无益处。因此“回归欧洲”才是对历史扭曲的修正。
第三,虽然斯拉夫文化中唯有俄罗斯才真正具有世界意义,但是,乌克兰精英们坚信,乌克兰会上升到同样的水平。
就这样,19世纪以来的乌克兰独立运动,在既不能使用自己语言、也无法实现自治的严苛条件下,一步一步走来,最终在苏联解体的特殊条件之下,乌克兰才取得了独立。
总之,从千年历史来看,俄罗斯在世界文明潮流变幻中赢得显著地位,同样,特立独行的乌克兰也不甘人后。
统一与多样,竞争与共存,始终是每一个民族需要悉心把握的一对矛盾。历史表明,只有真正妥善调处好这一对矛盾,才有各种文明共同繁荣,而不是互相恶性争斗。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