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发言人汤宛峰就青海省柽柳保护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最近,青海同德县巴沟乡然果村柽柳保护问题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请你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汤宛峰:2010年7月,科研人员在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同德县然果村附近发现了一片柽柳林,认为这是野生古柽柳林。对此,青海省政府高度重视,责成省林业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妥善处理。近年来,省林业厅在国家林业局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组织力量多次对全省的柽柳林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摸底调查。据调查了解,柽柳别名垂丝柳、西湖柳、红柳,属灌木或小乔木,因在我国甘肃、内蒙古等地分布较广,故也称作甘蒙柽柳。该树种一般生长在河流冲积平原、滩头、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等,是最能适应干旱沙漠和盐土生存,防风固沙、改造盐碱地、绿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具有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目前,在青海境内柽柳资源的分布面积约613.61万亩,主要分布在西宁、海东市,黄南、海南州等地,均不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据林业部门介绍未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多年来科学界对它价值的研究考证始终在进行中,学术界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虽然此次科研人员发现的柽柳相比其他地域的柽柳粗大,且与通常植物志中的记载有所不同,但目前还没有权威确切的学术认定其异于普通的柽柳。
记者:请问目前羊曲水电站项目前期工作以及其控制区域内柽柳林的情况是怎样的?
汤宛峰:黄河羊曲水电站位于兴海县河卡镇羊曲村,是黄河上游茨哈至羊曲河段最下游的一级电站。2002年11月,国家有关部门对茨哈至羊曲河段水电开发规划予以了批复,2009年3月同意羊曲水电站开展前期工作。现该项目依照规定程序已取得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批复、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批复、安全预评价备案、文物保护方案批复、压覆矿业批复等前期支持性文件,并按照水电站建设有关规范开展了建前工程。目前,项目业主正在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征求意见后的修改完善工作。据调查,羊曲水电站规划淹没区及其周边共有柽柳林1178亩,其中淹没区770亩,非淹没区408亩。淹没区柽柳主要分布在同德县巴沟乡然果村,地径在30厘米以上的柽柳有666株。
记者:对这片区域的柽柳,青海省近年来主要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汤宛峰:2010年7月以来,青海省高度重视同德县野生柽柳树群的认定和保护工作。首先,高度重视,建立机制。省政府安排有关领导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要求省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合理保护。省政府督查室将其列为督查工作内容,多次进行专项督导督查。全省上下建立起了省级部门主导、州县协同的工作机制。其次,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省林业厅牵头在多次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对羊曲水电站库区及周边柽柳现状调查报告进行了论证。同时,委托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青海黄河羊曲水电站库区甘蒙柽柳移植保护项目施工设计》,确定对大径阶柽柳进行有效移植保护,并在移植前先期开展先导性试验。第三,注重实践,力求实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由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专项资金,委托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组织实施了黄河羊曲水电站控制流域内柽柳移植先导试验研究项目,先期在气候、地貌、立地类型一致的控制流域外保护移植柽柳25株,目前全部存活,取得了良好的移植效果和阶段性成果。这一切,起到了较好的带动示范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增强了当地广大群众保护柽柳的意识,形成了保护柽柳的较好环境氛围,从而使羊曲水电站控制区域的柽柳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护。
记者:请你谈一下青海省下一步对做好柽柳林保护的打算。
汤宛峰: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柽柳的保护也是一以贯之地体现这一理念。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不断的加大保护和监督力度,坚持科学态度,依法做好柽柳的保护工作。一是立即组织邀请国家级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现场进一步考察论证,从根本上准确评定柽柳的保护及科研价值,尽快得出科学、可靠和经得起检验的结论。二是在科学认定其价值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各方提出的包括移植、围堰等在内的多种方案,优中选优,确定最佳保护方案并抓好组织实施。三是为积极回应当前社会关切和舆论热点,青海省政府已经决定,停止柽柳移植等工作,羊曲水电站工程建设在柽柳林最终保护方案未确定和柽柳保护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之前,不得下闸蓄水。四是在柽柳保护的全过程中,开门纳谏,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对有益保护、切实可行的认真予以吸纳,最大程度地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柽柳保护工作。大家知道,柽柳保护最佳方案的确定和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需要一定时间,有一个过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广大媒体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监督,我们一定始终不渝的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多措并举,推进青海柽柳保护步入规范、有序、科学的轨道。
新闻背景:青海大坝建设要移植全球最大柽柳林,或致全军覆没
穿越百年沧桑存活至今的全世界最大一片古柽柳林,眼下却面临一场生死难卜的命运。这片古柽柳林位于青海省同德县,正处在规划中的羊曲水电站库区,2018年底大坝落成后,这里将被全部淹没。对此,羊曲水电站的工程投资方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提出了移植保护方案。北京植物园副总工程师郭翎在实地考察后明确反对古柽柳移植,“大树如果活不了,单算活下来的小树成活率有什么意义?”郭翎告诉澎湃新闻:“当地的土壤特性与移植工期不存在古树移植施工的可行性,强行移植很可能使这批古树全军覆没。”
古柽柳整个占地面积78.5公顷,有小叶杨伴生。核心区域超过16公顷。 澎湃新闻记者徐晓林图
2010年7月,正在进行青海地区高原植物区系考察的吴玉虎在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同德县然果村附近的滩地上偶然发现了一片古柽柳林。让搞了一辈子植物分类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虎诧异的是,眼前的柽柳都长的异常粗大,与植物志记载的灌木状的柽柳属有着天壤之别。经过与中科院新疆地理与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潘伯荣联合考察,吴玉虎最终确认了这是一片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野生古柽柳林。
经过实地测量,古柽柳林地处海拔2660 米以上的河滩潮湿沙地上。周边环境属于干旱的荒漠草原地带,洪水时节常有河水漫上河滩,浸泡这片河湾阶地保护下的原始林地。古柽柳林整个面积78.5 公顷,核心区约16公顷以上。共有666棵柽柳胸围超过30厘米,其中胸围超1.4米的百年古树203株,最大的一棵胸围达3.67米,而最高的一棵地上部分接近17米。
保存在中科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古柽柳树桩上有着102圈年轮潘伯荣供图
长期进行干旱荒漠区植物资源迁地保育研究的潘伯荣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了一段被盗伐的古柽柳树主干,通过年轮测定这株胸围1.45米的古树树龄为102年,由此推断林中203株古柽柳的树龄皆在百年以上。这个发现颠覆了各种植物志里认为柽柳属植物为灌木或者小乔木的定义。柽柳植物研究专家刘铭庭断言:“这片古树林绝无仅有,全世界最大的柽柳之王就在这!”。
但让发现者们不知道的是这片古柽柳正处于规划中的羊曲水电站库区,2018年底大坝落成后这里将被全部淹没。一份名为《黄河羊曲水电站库区甘蒙柽柳移植扩大试验实施项目招标公告》的文件显示:这片古柽柳将于2016年11月15日开始施工,移植工期为半年,至2018年7月前完成移植及后期养护工作。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感,吴玉虎等开始了漫长的呼吁,希望能就地保护这片珍贵的古柽柳林。“这片古树林为我们国家也是为全世界的森林生态系统里增加了一个森林类型”。吴玉虎这样认为。
“还没有来得及通过古树做当地气候变迁的研究,还没有来得及收集它的种子…半年时间把树都移走,这种移植实际上并不是在保护它。” 潘伯荣遗憾地告诉澎湃新闻。同时他也认为野生古柽柳林在黄河滩上千百年间已经形成独特的生物种群,与当地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整体,移植等于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
(原标题为《青海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就柽柳保护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编辑:王珏)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