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改善护理服务”。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如何让慢病、肿瘤患者在所住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专科护理?近年来,上海一直在探索尝试让三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实施护理“传帮带”。目前,部分社区医院建议经拥有了具备专科护理技能的护士。
这是魏阿婆第一次在家门口的曲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胸口输液港的维护,护士小冯熟门熟路,20分钟就做好了。魏阿婆觉得很满意:“应该放在社区,我现在70岁不到,还能跑得动,要是80岁90岁呢,。”
魏阿婆罹患子宫内膜癌,此前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了手术和化疗。她身上的输液港是用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预计要放置5年,每个月都要维护一次。在曲阳社区,在管肿瘤患者总数达到2000人。像魏阿婆这样,因长期治疗需求,置入了输液港(port)或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老人不在少数,此前,他们每周甚至每月都要去三级医院专业维护一次,来回奔波、十分折腾。
如今,社区医院推出相关服务,解决了部分肿瘤病人术后护理的烦恼。那么,这些专科护理项目此前为何没有在社区推广呢?
上海市护理协会调研时发现,一方面是因为导管维护技术要求比较高,三级医院护士要花5年左右才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而社区医院因为没有临床服务,也不提供类似培训。另一方面,肿瘤康复患者对社区护理的信任度不高,他们还担心社区医院使用的耗材质量比不上三级医院的。患者冯先生对此就持保留态度:“它里面牵连到静脉血管,这个不能出问题,不然很麻烦的,要稍微讲究一点,一般的我不会去弄。”
据此,市护理协会认为,比较适合在社区开展的是静脉导管维护服务,而置管穿刺不太适合。于是,从2020年起,他们就联手三级医院开展了社区专科护理培训。社区医院护理人员通过理论学习、临床实操,拿到相关资质后,就能实施相关专科护理。像参与试点的第一人民医院,目前已将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下沉到了医联体内的社区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护师邢红表示:“从人员资质、到管理、到他的操作流程、耗材也一样,这样病人他在我这里做,和到社区做是完全一样的。”
两年多来,虹口曲阳、松江小昆山、宝山淞南、普陀万里和闵行梅陇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相继推出标准化静脉导管维护服务,为肿瘤患者就近就医提供便利。
市卫健委统计数据还显示,患者对伤口、造口的专科护理需求量更大。那么,老人卧床时常见的压疮护理、伤口护理、或者由于糖尿病造成的糖足护理,是否也能在社区医院完成呢?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东、仁济等多家市级医院都已通过护理部下沉指导的方式,由高年资护士与社区护士结对,帮助社区医院提升专科护理能力。“包括慢性伤口怎么护理、老年居家康复有哪些关键的问题要去应对,他们在这方面的专业技能,是需要我们把技术很好地去做一个传帮带的。”华东医院护理部主持工作副主任白姣姣说。
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上海全市注册护士预计要达12万人,同时要着力解决医疗机构间护理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社区医院的护理服务供给能力。
目前,上海共有护士11.13万人,较2020年“十三五”末期增加了8%。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首诊在社区,这也对基层护士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除了三级医院“传帮带”,卫生部门还鼓励取得中级职称及以上的社区医院护士,经过能力培训,提供专科护理门诊服务,便利患者家门口就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文韵 摄像:吴佳亮 编辑:由由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