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11月1日,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全球140多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以线上线下互联的方式,在上海把脉人类的共同命运。他们,加上三天来共同参与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200多名海内外青年科学家、50多名科学少年,以及无数线上观众,把今年以来国际科学界最群英荟萃的时刻,带到了浦江之滨。
迈克尔·莱维特
“我和妻子在上海隔离了十四天,但看到在场的年轻人,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就是破除疫情障碍、决意来沪参会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之一。
值得这场科学盛会的,不仅有上海的科学后浪们,更有中国的抗疫成果、开放姿态、科学未来。在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和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这场论坛凸显出若干关键要素,与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遥相呼应。
上海,用这场全球“智慧密度”最高的国际科学盛会,用实际行动响应了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与创新的最新定位。
会议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抗疫成果,值得
今年以来,海外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或取消,或推迟,或完全线上,规模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此背景下,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能云上地上盛大召开并圆满闭幕,确实称得上“风景这边独好”。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与莱维特一样经历了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和14天的隔离生活。亲历中国防控疫情措施的他感慨道:“我知道为什么中国可以控制住疫情了。”
“可能现在只有中国有这样的能力来举办这样一场科学盛会,人员流动是巨大挑战,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中国做成功了,做得很出色。”科恩伯格说道。
这种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为中国经济谋求一个可预期的未来提供了落足点。
“发展经济和遏制新冠疫情并不是对立的两件事,不是做了一件,就无法兼顾另一件。事实上,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好方式就是能控制病毒,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已经非常成功地证明了这一点。”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在会上这样称赞道。
开放姿态,值得
尽管“风景这边独好”,但论坛紧扣“科技,为了人类的共同命运”。毕竟,新冠疫情就是体现科学对人类事业的重要性的一个实例。
拉马克里希南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里。除了传染病,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生物多样性、可持续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难题。
要想解决这些世界难题,拉马克里希南表示:“需要全世界人们以开放和信赖的态度共同协作,即使是非常基础的科学研究,比如希格斯玻色子或引力波的发现,都需要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共同努力来实现,改变我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并为未来科技进步铺平道路。”
“不希望其他领域的竞争,发生在科学界,科学家必须跨国界合作。”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能源部长前部长朱棣文在视频连线中掷地有声,发出呼吁合作的强音。
他强调,科学研究是一个国际性的工作,各国之间需要进行共享,这样可以集思广益,合作才能推送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朱棣文在奥巴马时代担任能源部长时,美国、中国和欧盟在一起推动能源技术的变革,但过去几年,他遗憾地看到美国有所停滞。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办至第三届,参与的海内外科学家人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显示开放合作的主流价值观即使在疫情下也难受阻挡。几组数据就能直观体现:
参会诺贝尔奖得主人数:第一届26、第二届44、第三届61;
参会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第一届9、第二届21、第三届70+;
参会中外院士及青年科学家人数:第一届35、第二届100+、第三届200+;
当然,这成员越来越多的“科学群“绝不会在论坛结束后就解散。他们许多已经是上海科学和中国科学的稳定朋友圈。
库尔特·维特里希就是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之一。他受聘上海科技大学教授,能准确叫出每位学生的中文名字。
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长期保持合作关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瑞·夏普莱斯则表示,“如果有一天,因为‘点击化学’研究再度获得诺奖,这是对我和中国同事一起工作的肯定。”
科学未来,值得
为了进一步固化论坛科学家及相关资源,在本届论坛上,“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举行了云启幕仪式,首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进驻社区。
社区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内,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衔接临港科技城及总部湾。将与新片区战略同频共振,充分依托上海优势,集聚全球顶尖国际组织总部、顶尖科学家创新实验室基地,形成具有强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核心区;面向国家重特大需求,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学等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将“最先一公里”优势转化为“最后一公里”的发展动能,将顶尖科学资源与医院、学校等配套建设融合起来,建设最符合创新规律的空间载体。
“领先未来20年的科技战略力量,储备未来50年的科学资源”,这是社区提出的战略使命。
日本化学家、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观察到,全球科研中心正从西方转向东方。他回忆起自己刚到美国的时候,感觉美国有很多有天赋、有能力的学生,而自己对科学技术的学习远未及他们。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现代科学起源于欧洲,然后转移到美国,开始发展壮大。现在科研的中心转移到了中国和日本等亚太地区,从西方转到了东方。” 野依良治说。以前,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学生会积极地向美国和欧洲的学生学习,但现在我们的学生更多的是和欧美学生合作。
因此,野依良治认为,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必须共同协作,这里将会是未来科研新的中心,而青年学者的参与和力量必不可少。
上海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也在本届论坛上发起成立。基金会依托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智库智慧,聚焦最热门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支持和培养全球最具创造力的青年科学家及青年科学家团队,助推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全面提升中国的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生态建设,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200多名中外青年科学家和50多名全国选拔的科学少年的充分参与本就是本届论坛的最大亮点之一。与顶尖科学家们一起交流难忘的三天之后,一名沉迷化学的高二男生和一名有志于生物学的高二女生均对澎湃新闻表示,出于对科学的热爱,他们无惧于加入这两个被列入“四大天坑”的专业,并自信能做出一番研究贡献。
巧合的是,他们还对论坛上聆听到的同一句话印象深刻。这句话由莱维特首先提起,又被科恩伯格复述了一次:“All science ends up with application”(所有科学终有应用)。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