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是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旗舰型物种。经过科研攻关,上海在崇明基地成功孵出人工繁殖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填补了该项技术在长江下游及长三角地区的科研空白。目前,存活的2000尾中华鲟幼苗已有小蝌蚪大小,正在健康成长。
在中华鲟保护繁育车间,科研人员正在采集中华鲟幼鱼的影像资料。今天(10月15日)是首批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孵化出膜的第十四天,它们的身体已经长到了约3厘米,刚刚可以开口摄食。这意味着,这批中华鲟幼鱼已经顺利进入了新的生长培育阶段。
截至目前,首批孵化的5000尾幼苗,存活的达到2000尾。
在康复观察池,鲟爸鲟妈正在接受科研人员的产后康复观察。
这两尾中华鲟由野生中华鲟繁殖获得,经过20年的精心培育,亲鱼体质达到人工繁殖标准要求,经过人工催产,完成人工授精,经过100多小时孵化,才产出了上海首批人工繁殖幼苗。
中华鲟人工繁殖在沪取得成功,意味着我国又多了一处可以“自给自足”研究和保护中华鲟种群的研究机构。
编辑: | 张博忺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