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1月7日召开的“2019年上海市春运工作动员大会”上获悉,今年春运时间自1月21日至3月1日,持续40天。今年春运仍然持续客运总量增速进一步放缓的特点,2019年春运期间全市省际旅客运输总量将达4447万人次,同比增长2.1%;由于自驾出行明显增多,高速公路的车流总规模预计同比增长6.8%。
据上海市春运办预测,2019年春运节前客流高峰来得早、持续时间长,节后客流预计于2月9日(初五)迎来高峰。
增速放缓 结构持续变化
据介绍,近年来春运客运总量增速进一步放缓,但结构持续发生变化。预计今年春运本市省际旅客到发总量将达到4447万人次,同比增长2.1%;其中,发送总量将达2408万人次,同比增长2.2 %;到达总量将达2039万人次,同比增加1.9%。
铁路、民航运输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铁路预计增长4.8%,民航预计增长3.9%。省际公路客运比例进一步下降,预计下降7.5%,水路预计增长12%。
节前学生流、务工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峰来得早、持续时间长,节后客流预计于2月9日(初五)迎来高峰,2月19日(正月十五)后趋于平稳。
据预测今年春运高速公路车流总规模将达到4388万辆次,日均流量为110万辆次,同比增长6.8%;快速路车流达8106万辆次,日均规模达到203万辆次,同比增长2%。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本市的平均气温较常年略高,降雨日较常年减少,客观上有利于春运出行。但今冬明春本市不排除出现阶段性区域性低温、雨雪冰冻和迷雾团雾等天气情况的可能。
最大限度增能满足需求
春运期间,既是市民百姓客运需求的高峰期,也是客运安全压力最大的时期。上海市春运办要求各春运成员单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科学制定运力组织方案,千方百计挖潜增能。
铁路系统要充分利用新开通的线路和新投用的动车组,采取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夜间高铁列车等措施,最大限度增加客运能力。民航系统要合理安排班次,注重干支线结合,加强运力调配和机务保障。重点做好浦东、虹桥两大机场航班起降和重点城市航线飞行的保障服务。公路系统要积极和铁路、民航实行互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水路系统要重点加强同气象部门和公路系统的沟通协调,确保在一旦发生迷雾、冰雪天气致使停航的状态下,通过公路运输及时做好旅客输运。市域交通系统要在保证日常基本运力的基础上,针对重要节点和客流高峰时段,及时采取优化出租汽车供应、开通春运公交专线、轨道交通“双头班车”和延时增能等措施,做好疏运保障。
市春运办还要求各春运成员单位进一步强化运输衔接,充分发挥铁路、民航、公路、水路等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强化道路客运班线、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与铁路、水运、民航干线运输在客流、班次、时刻上的对接,同时科学调配出租汽车运力,畅通“最后一公里”;针对易堵路段和收费站,综合运用疏导分流、借道绕行、收费车道移动支付等措施,提升重点路段通行效率。在春节高速公路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期间要开通足够的通行道口。
严格遵守规章 安全贯穿全程
市春运办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铁路系统要强化对线路、设备特别是新投入设施设备的养护管理,严格遵守各项作业标准,加强运行实时监控和现场安全管理。民航系统要严格执行民航相关规章制度和程序要求,坚决杜绝超负荷生产,确保飞行安全。公路系统要严格执行长途客车凌晨 2-5 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坚决杜绝“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违规行为。水运系统要严禁船舶“带病营运”、非法营运,切实落实恶劣天气限制开航等要求。针对“两客一危”等重点业态和本市轨道公交站点、“两场五站”、码头等人流密集场所,要在现有安全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安全防范能级。此外,还要加强路面执法,加大对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强化运行风险管控,保护乘客安全。
聚焦民生需求 温暖春运旅途
此外,市春运办还要求各春运成员单位聚焦民生需求,提升服务品质,着力增强旅客出行幸福感。铁路、民航、公路和水运系统要增开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充分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旅客购票乘车提供方便。车站、机场、码头等客运枢纽要进一步改善旅客候乘环境,着力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做好餐饮、热水供应等基本服务。主要枢纽场站要设立爱心通道、母婴哺乳区、老幼病残孕旅客候乘区和医疗服务点,设置引导标志,加强站场环境整治,大力倡导主动热情的服务理念。同时各春运成员单位还将继续深入组织开展“情满旅途”、志愿者“暖冬行动”、服务务工人员平安返乡的“暖流行动”等主题活动,让旅客切实感受到春运旅途的温暖。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谢丹青 通讯员:史一奇 实习编辑:花振坤)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