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享充电宝顶上了“刺客”的名头,冲上了热搜。曾经每小时收费5毛钱,如今每小时收费4元甚至10元,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共享充电宝,因涨价成为舆论焦点,不少网友吐槽“这是鼓励大家自己买充电宝”。
几年前,打着“共享经济”的名号横空出世,共享充电宝受到资本青睐,曾在短短10天融资金额高达3亿元,超20家机构入局。当时正值智能手机功能齐全,耗电速度越来越快,充电也成为一个高频需求。借助“共享经济”的风口,共享充电宝很快走向市场,据公开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就接近3亿。
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呈现头部企业集中的态势。2021年,怪兽充电上市,街电搜电合并,小电也在冲刺IPO,形成“三电一兽”的格局。不过疫情之下,主打线下场景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实则受到一定压力,在渠道端的竞争日益激烈,点位争夺战愈演愈烈。根据第三方机构报告显示,以共享充电宝的营业收入来计算市场规模,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到20.8%。在前景较好的情况下,价格涨上去了,亏损却在增加,服务一直遭到用户吐槽,共享充电宝企业们仍然找不到业务增量,目前处境显得十分尴尬。
根据公开调研显示,在共享充电宝用户中商务人士、年轻女性、有车用户、游戏用户和视频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使用比较频繁,这些人群往往是因为手机使用时间较长、不方便携带自己的充电宝并且对价格敏感度低等,成为忠实付费用户群体。然而,近期这些价格敏感度较低的用户也感受到“高攀不起”共享充电宝。
此前,据媒体报道,在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多个城市,共享充电宝的价格都涨价到4元每小时左右,一些热门景区高达七八元每小时。位于核心商圈的商场、繁华的旅游景点和街道,收费往往较高,普遍在每小时4元到6元。在个别点位,价格更高,达到10元每小时,比如在某些景点及高端售楼处。
监管部门对共享充电宝服务的痛点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显示归还后未停止计费、租借容易归还难以及价格标识不显著、收费不合理等情况频繁发生。在黑猫投诉平台中,对来电的投诉高达七万条,对小电的投诉高达两万五千条,对怪兽充电的投诉也有一万五千条,内容包括恶意扣费、无法归还以及虚假宣传等。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共享充电宝的生意并不好做。一些主流品牌或许也该思量一番,是继续粗犷地扩张,还是用心提升产品和服务,进而提高消费者的使用频率,把已经触及的消费者留住。在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有的是,开发更多的盈利渠道、孵化新的消费场景,从而摆脱单纯的收费依赖,降低消费者的心理痛点。当什么时候,人们在出门逛商场时,心理活动从“必须带个充电宝”转变成“反正商场有,不贵也好用”,共享充电宝可持续的市场生态才算真正建立了。
(编辑:周杰)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