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何以中国》再次踏上中华文明的寻根之路,启动第二季的拍摄。第二季的8集将聚焦大唐盛世,不仅要回顾唐王朝从太原起兵到开元盛世的政治历程,更深入长安、敦煌、西域等不同空间,通过贵族、诗人、僧侣、女性、儿童等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物视角,鲜活生动地揭示唐代社会的立体面相,深度阐释唐代为此后中国乃至世界留下的物质、精神和制度遗产。成片将于明年登陆荧屏。
“庆元丁巳治路种松”——828年前的文字,是古蜀道翠云廊上有关护路植树的最早记载。这块南宋时期的《种松碑》,曾经出现在明人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果亲王胤礼的《西藏日记》等文献中,如今,石碑的实体终于被拂去历史的尘埃,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它是古蜀道翠云廊生态价值与历史价值交织的“活化石”,也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文化根脉和创新灵感。
商周更替、武王伐纣的故事,经历数千年的演绎,今天依然鲜活。历史上,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在今天的北京地区分封诸侯国。房山琉璃河遗址是这段历史的忠实“见证者”。它被学界公认为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也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考古纪》,去揭开西周燕都的神秘面纱。
琉璃河遗址自1960年代首次发掘以来,已经出土数百件西周青铜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件国宝级文物青铜鬲。这件器身布满7个牛首浮雕的青铜重器,不仅是燕国贵族身份的象征,铭文中也隐藏了这个西周封国的权力密码。《集古录》来看这件最"牛"青铜器:西周伯矩鬲。
编辑: | 严相莉 阮丽 |
责编: | 严相莉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