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面临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作为全国重要的发展引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经受着考验。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中国长三角》栏目将聚焦长三角在制造业、数字经济、外贸进出口等多条战线上,如何打通堵点、卡点,保产业、保供应,发挥一体化体制机制优势,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开篇就从长三角关键产业之一的汽车说起。
龙头车企复工复产改变了什么?
4月16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上汽集团、特斯拉等车企位列复工复产“白名单”之中。
上汽集团临港整车厂厂长陈培锋向栏目介绍,目前临港基地单日产能较疫情之初提升了50%。截止到5月18日,已有6400台整车下线。
但受制于供应链和物流等因素,工厂目前仍采取单班生产,产能和疫情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工厂已排摸了400多家一、二级供应商,尽可能协助它们加快复产。
与上汽几乎同时启动复工复产的特斯拉上海工厂,目前下线整车突破2万辆,同时出口总量约9000辆。
在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行研团队负责人蒋炜看来,上汽等龙头企业的逐步复工复产,对行业提振意义巨大。它们好比“心脏”,能带动“毛细血管”,从而拉动整个行业复苏。随着上海龙头车企全面复工,上下游11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也恢复生产、物流仓库逐步解封。
从消费端来看,蒋炜认为,龙头车企对于市场信心恢复作用显著。数据显示,今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量约104万辆,这个数字同比、环比都下降35%左右。而汽车的及时交付,或将扭转市场低迷情绪。
“毛细血管”通畅难在哪?
纵观整条产业链,汽车业整体复苏尚需时日。
采埃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电子工厂是上汽等多家龙头企业的供应商。厂长肖宏告诉记者,人员返岗以及物流运输是目前主要难题,只能通过向海外兄弟工厂转移物料、启用备用供应商等手段勉强应对。
大型供应商企业尚且如此,中小企业更是难上加难。
在蒋炜看来,汽车产业链恢复难点在于三个“流”。第一是物流,汽车缺一个零部件都不能上路,产业链少一个环节没打通都无法运转;其次是资金流,对于上游供应商来说,议价能力相对较低,随着疫情防控的措施加码,企业运营成本面临巨大挑战;第三是信息流,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防疫保障很难跟大企业相比,“不敢”去执行复工复产。
蒋炜建议,从物流体系到地方政府都需联动,这才能让行业通畅变得更加有保障。
产业链“保卫战”怎么打?
企业在努力,政府也在发力。5月18日,上海海关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通报,长三角区域内海关已经实现“五关互认”。其中,汽车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和企业,被划下重点,海关将为其打造“绿色通道”,以及“一对一”关企联络机制。
同时,为打通产业链“血脉”,4月18日,长三角重要物资应急保供中转站(浙江-上海)正式投运,像汽车生产零部件等的运输需要被首要保障,首批中转站已建成4个。
蒋炜认为,政府一系列举措是一剂“强心针”,能够完善国际国内循环体系,帮助行业逐步走向正规。
但通过此次疫情,产业链供应链的长效机制更亟待建立,这成为提高韧性、抵御风险的关键。蒋炜建议,通过政府、智库,去构建汽车行业的“产业图谱”,通过这样一个可以量化的工具或支点,助力整个汽车产业快速恢复和发展。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骋)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