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央妈”“财爸”送来重磅消息——
中午央行抛出了降准1个百分点的政策“大礼”;晚间财政部紧随其后,表示正在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措施。
如此大手笔的财政和货币“组合拳”背后,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选择此时宣布降准减税的消息?有何深意又将带来哪些利好?为此,我们采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听听他对此事的解读。
此时宣布降准减税,有何特殊用意?
“央行本次如期降准,既是7·23国务院常务会议、7·31中央政治局会议、9·26央行货币政策三季度例会以来政策转向的自然延续,也是我国化外压、稳增长的必选动作。”董希淼表示,此次央行和财政部选在同一天时间密集表态,其实绝非偶然。这很可能说明,有关部门在对冲经济下行问题上,已经早有准备。
结合我国目前的内外形势,董希淼分析称,从外部挑战来看,中美经贸摩擦呈现出全面升级并向其他领域蔓延的态势,而在目前贸易谈判局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经济尽管维持着一种“稳中有变”的态势,但结合近期的一些经济数据来看,依然呈现比较弱的状态,9月份官方PMI分项数据显示,生产和需求双双低迷,就业压力增大,中国有必要增加稳增长力度。
面对内外双重压力,“赶在”长假最后一天连续释放出央行降准、财政减税两大重量级利好,有关方面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最大限度降低“外部风险冲击”,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企业跟个人的信心,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服务和支持。
降准信号意义大于实质,减税降费才是真正利好
此前1月、4月、7月央行已经执行了三次降准,所以针对此次年内第四次降准,很多机构已早有预期,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准力度之大,在近年来是很少见的。
央行明确,此次降准这部分资金用于偿还将于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此次降准还可向市场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董希淼认为,从央行此次的操作来看,虽然释放的增量资金颇具规模,形成了事实宽松的操作,但实际上释放的流动性并不多。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稳健中性”依然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政策基调依然被维持在“不搞大水漫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降准的信号意义大于其实质意义。
董希淼坦言,央行“如约”降准,更多的是针对整个宏观经济的一种温和提振,而财政部紧随其后的减税降费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7号晚间,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我们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1.3万亿元,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董希淼表示,当前在供给侧改革下,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成本上升的问题,又叠加近期的社保创投等增负措施下,降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体经济对资金的焦渴状态。但减税,不仅仅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更关键的是,这会让市场看到改革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切实的减税降费,才是市场所期望看到的“真正的利好”。
“从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两大政策组合拳同时出招将对未来经济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董希淼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改善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消费、经营环境,从而在信用不畅的情况下促使宏观总需求的提升。信用环境的改善得以实现,再遇到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组合合力的形成有望对经济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打好政策组合拳,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财政部表态“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3万亿元”,这比“年初确定的全年减税降费1.1万亿元”,要多出约2000亿的额度。
在面对如此大的内外压力之下,财政部仍然很有信心地表示:“在税负进一步降低情况下,预计全年收入能够完成年度预算,可能还会略有超收”。
董希淼表示,从财政部“略有超收”的底气,可见决策层用以“稳增长、稳投资”的弹药还是相当充裕的,配合央行若干次的“定向降准”等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支持,当前各地方、各部委大力推动的基建、民间投资以及与高科技产业有关的投资,大概率能够“如期落实”,全年经济数据不会差,而受相关政策扶持的行业表现应该会更加突出。
“未来在减税降费上要采取更多减成本的措施”。董希淼认为,首先,在制度成本上,要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推进信贷市场机制的改革,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通过降低制度成本让企业更好地发展,让市场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其次,在企业成本上,要进一步采取一些措施,财政部长讲到要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3万亿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要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核心还是企业能够真正发展,真正的有市场活力有竞争力,这样才是经济发展最后的支撑;第三,要降低居民的成本,比如深化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个税的起征点现在已经调整了,下一步在单项扣除方面也要深化研究,只有降低个人的成本,让大家的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能消费,才能让消费更好的发挥驱动经济的作用。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董亚欢 方菲菲)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