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中午,一艘特殊的白色渔政艇游弋在长江湖北洪湖段,除了驾驶室前两座醒目的望远镜外,船尾还拖拽着150的长线,线尾绑定的仪器,它将告诉我们“长江精灵”江豚到底还剩下多少,生存现状如何?“长江女神”白鳍豚究竟是否还存在?这是自本月10日在武汉正式启动的“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项目,时隔五年,农业部第三次启动全流域长江豚类大型科考,也是“长江大保护”战略实施后的首次长江生态大型科考。
在接下来的40天,共计两艘科考船将行驶3400公里,涵盖从宜昌到上海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鄱阳湖以及主要的叉江河支流,对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进行摸底,同时调查了解栖息地环境质量。
将观测江豚种群数量变动及分布情况
自2012年后,时隔5年,长江江豚科考再次起航,江豚种群数量将如何变化?对此,郝玉江认为,估计江豚的种群数量仍在下降,速度可能会放缓,具体数字还要等考察结束。郝玉江表示,除了数量,还会关注江豚的种群分布情况。
根据2006年及2012年考察结果,江豚的种群发布区发生些许变化,甚至出现了空白区,也就是没有江豚分布的区域。其中,2006年发现1个,2012年变成了3个。同时,还可更全面了解江豚栖息地状况。郝玉江介绍,目前,对江豚面临的主要威胁已经有一定认识,比如水污染、食物短缺等。这一次,还会更全面进行了解,包括水质、底泥环境等。
7名“目视观察员”担负重任
是否能准确观测到江豚,成为此次科考的基础。在科考船上,有7人被称为“目视观察员”。他们将通过望远镜观测水面是否出现江豚。郝玉江解释,江豚一定会出水呼吸,一分钟出来两次,每次露出水面仅持续2-3秒。因此,目视员只是看到江豚出水的一刻。郝玉江说,通过这样的目击率,再经过一系列计算,从而估算出种群数量。
他解释,这种方式会存在误差,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科学和准确的方式。为了尽可能减少人为误差,此次科考设置声学和环境考察组,可以让数据更精准。在科考船头的一层甲板,安装了一根类似细水管的装置,声学探测仪将由此下水,在水中捕捉江豚发出的声呐信号。
长江江豚种群仅剩千余头
这并不是针对长江江豚的第一次大规模科考。2006年第一次科考中,江豚种群数量为1200头,经过估算,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种群数量的一半。2012年第二次科考后,这一数字变成了1045头,长江干流仅为505头。
郝玉江介绍,多次综合考察发现,长江江豚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种群之间的迁移和交流被中断;水域污染;大面积挖砂破坏栖息环境;高密度航运造成被螺旋桨打死打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食物来源减少;违法网具造成的直接伤害。
制定“发现白鱀豚预案”
第一次科考中,考察队并未发现白鱀豚的踪影,通报称白鱀豚“功能性灭绝”。此后10余年,再无公开发现白鱀豚资料。此次科学考察技术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说,从感情上来说,我们并不愿宣布白鱀豚“野外灭绝”。
这一次科考中,科考队员也将重点寻找白鱀豚的踪影。记者在科考技术手册中发现了一项名为“发现白鱀豚预案”的内容,其中写道,“无论哪一艘考察船,如果发现白鱀豚,考察立即终止。首先获得照相识别的图像信息,并立即通知另一艘考察船等”。郝玉江说,看到白鱀豚,会立即停下来,开始观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黄昕 实习编辑:楚华)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