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贷政策日趋收紧,一些二三线城市也不断跟进,部分银行已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上调至贷款基准利率的1.1倍。随着调控政策的层层加码及货币环境的收紧,楼市将会如何?“定向加息”会有何种影响?
部分银行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10%
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纷纷上调首套房房贷利率,此趋势已逐步蔓延至二三线城市。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首套房房贷平均利率为4.73%,同比去年5月份则是4.45%。
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了解到,自今年5月1日起,北京地区房贷利率普遍有所上调。首套房房贷执行基准利率,不再有任何折扣;二套房房贷执行基准利率的1.2倍。而此前,北京市大部分银行对于首套房房贷利率打九五折,二套房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
进入6月以来,北京市部分银行进一步上调了房贷利率。民生银行首都机场支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进入6月份,首套房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较5月份上浮了10%,二套房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2倍。
从厦门市部分银行和房产中介获悉,自今年5月起,厦门首套房贷款利率持续收紧,多家银行将原先的首套房购房者九折的优惠利率上调至九五折。6月以来,厦门市个别银行甚至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上调了10%。
福州市的部分银行也加快了首套房房贷利率调整步伐,有的上浮比例达10%。同时,二套房房贷利率首次调整,从原先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调整为上浮20%。
房贷利率上调同时,房贷规模也日趋收紧。一位北京购房者反映,今年3月就拿到了个人二手房按揭贷款批贷函,但直到目前还在等银行给放贷额度。
厦门一家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称,今年初以来信贷额度不如去年宽松,房贷额度更是有总量控制,因此目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放款时间明显延长。“现在我们银行的额度都用完了,如果没有客户还清房贷,新的客户很难拿到贷款,只能等待”。
楼市“定向加息”有何影响
近期,多个城市的多家银行收紧房贷,究竟为何?厦门大学金圆研究院理事长戴亦一表示,金融强监管、流动性趋紧是主要原因。随着银监会对同业存单监管日益严格,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骤减,房贷基准利率的利率水平已超过了4.9%,这意味着资金成本在不断提高。
“资金成本涨的比房贷利率快,银行必然会充分权衡其中的风险因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尤其今年3月北京出台各项楼市调控政策后,银行对抵押品的风险意识更是不断提高,所以房贷审批难度加大。
“融360”分析师李唯一表示,现行政策下,严控房贷增量是大势所趋。银行在房贷总额度一定的情况,即使大幅上调房贷利率,利润也十分有限。从资源配置角度讲,这部分资金资源未带来预期收益,则会被配置到收益更高效的业务。近期房产交易量亦大幅下滑,部分银行会权衡成本与利润,进而收缩房贷业务。
在戴亦一看来,“定向加息”会直接导致购房成本增加,这无疑加重了购买首套房的刚需客户的负担。国家的住房调控政策,都是为了保护刚性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银行大幅提高首套房房贷利率的做法,背离了调控目的。
戴亦一说,调控的目的不应是为了抑制刚需,若动辄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可能会误伤,“刚需人群属于购房的弱势人群,应该让他们买得起房、住得上房。”
楼市将往何处去?
今年6月12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住房发展报告》项目组,发布了5月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随着调控政策的渐趋严厉,5月热点城市房价涨速整体回落,北京房价首次出现下跌,其中西城区下跌8.43%、海淀区下跌7.45%,领跌于全市各区县板块。
业内人士预计,一二线热点城市信贷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相关人士分析,随着近期资金成本不断上升,商业银行需要控制房贷业务的成本,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作出新的规划。而且,6月下旬是金融市场习惯性的“资金紧张时刻”,在今年金融去杠杆压力之下,银行对半年末时点流动性冲击的担忧尤为严重。此背景下,银行展开资金争夺战,纷纷上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大额存单利率以及理财产品收益率,这必然使得银行吸储成本提升。
张大伟认为,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及年中考核等因素影响,预计银行年中会一定程度上收紧房贷,而且针对资质相对较差的客户审核将会更严格;该趋势是否会加快,还取决于资金价格上行的速度。
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贷利率上行预计将对房地产市场造成较大影响:一是增加购房者买房的成本及难度,迫使整个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二是影响房地产成交量。不过,房企可能会通过各种形式的策略性降价,来对冲房贷利率上调对销量的影响。
在戴亦一看来,有关方面应当对“金融机构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也一并上调”的做法进行干预,金融机构不应在房贷政策上“一刀切”,应区别对待各种购房者,从而支持购买首套房刚需客户的积极性。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