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至少已有北京、广东、河南、山东4个省份和浙江温州出台政策,明确"职称外语不作统一要求"或"职称外语不作为职务评审必备条件"。根据《大河报》报道,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出台十三五规划纲要。纲要显示,"十三五"期间,郑州对职称外语不作统一要求。郑州将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此外,山西、江西、吉林长春、江苏常州等地提出,申报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资格不作职称外语要求。安徽省人社厅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全省最早明年统一取消职称外语考试要求。
对于上班族来说,职称考试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外语,也许用不上,可是还得考,不然,工资待遇、行政级别,甚至是退休福利等等,都要受影响。因此,20多年来,这种考试设立饱受诟病。
职称外语成为全国统一考试始于1999年,根据原人事部的规定,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须严格坚持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所规定的能力,其中特别强调了相应的外语水平等基本任职条件。并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或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取得相应职称外语统一考试合格证书。
不能否认职称英语考试对于提高职工素质等方面起到的作用,但随着时代发展,这一规定也引来很多质疑。2013年,《人民日报》就曾报道"一位作家的职称苦恼",小说家铁流为了评副高 英语计算机考了12年。铁流想不通,作家是靠作品说话,那些考试题目,能对作品有多大用处?
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吴江表示,取消职称外语考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和现在的评定职称的能力和业绩的导向不吻合。从某些专业岗位来看,职称外语并不需要,更重要的在于其实际的学术能力和贡献。如果现在仍将职称外语作为必要的资格条件,它就成为一只拦路虎,将那些真正有技术有贡献的工作人员拒之门外。
不出意外的是,作为职称评定的“敲门砖”,职称外语考试 无形中也催生了“考试经济”、滋生出灰色利益链条。在考前,很多考生往往报名不久,就会接到各种代考、兜售试题的电话和短信。媒体就曾曝光过"卖题"现象,一些自称"中国职业资格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信誓旦旦保证试题的准确率。
去年5月,湖南省人事考试院发布通报,公布了近两年全省人事考试中存在严重违纪行为的考生名单,共3168名。其中,职称外语等级考试项目下就有1841人,位居所有项目之首,成为严重违纪的"重灾区"。湖南省人事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国家人社部相关规定,这些严重违纪的考生成绩无效,2年内不得报考,并记入公民个人诚信档案。
不只是湖南,山西、安徽都曾公布过当地职称外语考试中的乱象,绝大多数为替考行为。有的培训机构公然教考生作弊,掌握考生个人信息的机构甚至声称收钱就能“网上修改成绩”。从徇私舞弊到灰色利益链,职称外语考试就这样变了味。
今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放松外语和计算机要求。
今年11月1日召开的中央深改革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也特别提到了职称改革,强调,要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职称外语考试开始在各地陆续破冰。不过,仍然有部分省份在等待观望。一位地方高校人事部门负责人在采访中透露,因为现在对高级职称有人数限制,符合条件的远比职数多。取消考试,如何评选分配将成为难题。因此有舆论建议,要完善职称的评价体系,将设置考试资格的权力,下放给用人单位,以此达到对人才的科学评价。
对此,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吴江则认为,评职称应该以品德、能力及专业贡献这三方面作为一个基本导向。这样就很难一刀切。差异性出现后,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的规范要求以及尺度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谁用人,谁来评价。但这项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在中央深改组相关意见指导下,也会出台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法律规定,职称外语考试的改革很快会得到落实。
(编辑:王力维)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