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皮影戏元素的京剧来解读契诃夫的作品;利用
具有版画风格的肢体动作,幽默展现一场“希望”到达死亡却无所适从的尴尬旅程;提取门锁“插销”的物件原理,运用激烈快速的肢体语言,试图解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这一切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脑洞大开的感觉。
如果你还在琢磨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在一幢楼的90个房间里究竟怎么演,那就快要跟不上节奏了。因为,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的10部委约作品几乎每一部高能烧脑,让你琢磨老半天。。
双重海报
首例App+真人式作品
一个表演系即将毕业面临巨大压力的漂亮妹妹,一个天天加班得不到父母疼爱的姐姐,一场网络直播,一宗绑架失踪案,姐妹两人追求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作为国内首部观众直接作为RPG主角参与演出的浸没式戏剧,《双重》大胆地采用了手机App+真人引导触发剧情的形式,通过新闻弹窗、微信小视频、电话通讯等形式帮助观众进入剧情,推动剧情发展。
在今年10月呈现的“五周年特别委约剧目”中,《双重》将是“扶青计划”力推的重头作品之一。这部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戏剧学院、新西兰Story Box三方合作的戏剧作品,是国内 首例利用移动App+浸没式演出方式完成的戏剧作品,该剧创意来自于Story Box的原创剧目《失忆的女人》(The Woman Who Forget)。
导演佟童
《双重》演出时,每场观众人数严控在10人内,以增强观众与表演者的近距离体验感。“这十位观众来扮演女主角,将配有一名导览。虽然,我们这是一部悬疑剧,但这十位观众并不负责充当侦探,来破案。”导演佟童说:“这个女主角同样可以是由男性观众扮演。之前,新西兰上演《失忆的女人》的时候,当地大量男性观众参与了那个戏,他们觉得体验一次女人的感受很特别。”
而APP在《双重》中起到的作用则是绝对性的,整个剧情依赖于它而得以推进发展。演员在整场演出中只有动作没有声音,观众必须依靠APP才能听到剧中所有的声音——台词、音效等。“声音和表演是分离的,演员只是看着你,不和你对话,都是通过手机给你的,所有声音通过耳机传入大脑,这是个全新的体验。”佟童说:“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这个戏让手机有了新的功能。”
【视频】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
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
德彪西的歌剧刚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一次在“青创周”中又将与杜丽娘相遇。青年钢琴家顾劼亭创作的戏剧x音乐事件《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以一种全新的舞台形式通过德彪西(钢琴)与杜丽娘(昆曲)两个“人物”的“相遇”及“平行”关系,表达了对东西方文化相知、相通和相融的艺术认知。
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而她的情感和灵魂都得到升华。德彪西望着远方的少女,思绪万千。他用音乐超时空诉说他的情感,陪伴着她生、她死。而这一切的一切一切,原来只是一个梦……
舞台被事件三大元素——钢琴、昆曲、影像划分成各个区域,象征着穿梭时空的对话。“我”即是“I”,代表着现场每一个人。梦里的幻境则寓意着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影像用当代的词汇带观众穿过这个斗转星移的世界,而悠悠的琴声和曲声又将大家拉回到深深的美的意境中。这种交织式的表演方式,把整部音乐事件的节奏和精神牢牢把控。
“第一、第二幕有大量对白的重叠,而到了第三幕是则是琴声与曲声重叠达到高潮。” 顾劼亭说:“整个作品在和声体系上尽量做到舒服,但不会做强硬转换。主要还是让观众以自我调节、转换的方式感受钢琴与昆曲的重叠。”此前,《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已经有过8分钟和15分钟的片段,而这一次在“青创周”上完整演绎剧场版。
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
顾劼亭作为新锐旅法钢琴家,是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首位华人钢琴硕士,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和室内乐最高演奏家文凭获得者,肖邦第四代传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曾叔公是民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爷爷顾树森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父亲顾克仁是研究昆曲的学者,并主持创办了中国昆曲博物馆。从小耳濡目染接受艺术熏陶,为她成为新一代音乐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阴怀德)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