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0日),记者从上海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大会上获悉,自2019年试点以来,经过5年探索,上海目前已初步形成多元复合的新型医保支付体系,同时采用DRG和DIP两种按病种打包付费的模式,覆盖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520余家。根据国家医保局要求,从明年起,上海DRG/DIP2.0版将正式落地。
DRG 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 DIP 按病种分值付费,是我国医保制度改革中两种重要的医保支付方式;过去,医保实行的是按项目付费,即参保人花费多少,医保就向医院支付多少,这种模式有时容易滋生过度医疗行为,而在DRG和DIP模式下,同一类患者、同一种疾病、同一种治疗方式,采取相同的价格,可引导医生回归对症下药。
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开展试点的城市,当前上海已实现DRG/DIP付费全覆盖,通过5年实践,形成了三级医院按DRG付费、二级以下医院按DIP付费、以及中医药优势病种付费、按病种床日付费的“四位一体”多元支付新机制,旨在达成即注重医疗服务质量、又控制不合理的医疗支出,且能引导医院得到合理补偿得以发展的多方共赢目标。
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表示,规范诊疗行为,共同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共同引导医院,规范医院药品耗材的准入、采购和使用。合理检查、合理治疗。
针对DRG/DIP付费体系下,一些医院可能存在选择病人、复杂疾病患者被推诿的情况,上海的做法是对老年患者、肿瘤、尿毒症等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患者、重症患者、以及高龄产妇等重点人群,予以医保支付加成,通过对支付权重的调整,解除医院收治复杂病人的后顾之忧。
同时,上海医保还对创新药、创新药械的使用给予特别激励,包括按实际使用支付、倾斜支付、不设控制比例等多项措施,确保医院不因费用因素影响创新药品的合理使用。
此外,针对一些疑难杂症或复杂重症产生高费用的患者,在国家给予的5%特例单议制度基础上,上海创新开通了特例单议“绿色通道”,对满足一定条件的病例进行自动化评审,进一步解除医务人员的压力。
医保部门表示,近三年,上海医保整体总额预算平均增速在12.7%左右,因此上海的支付改革并不是“内卷”改革,而是医保、医疗提质增效的改革。目前,上海已全面落实国家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形成了上海DRG/DIP2.0版,其中DRG分组1534组、DIP核心分组8802个。
编辑: | 徐慷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