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新桥镇有一个自发形成的“零工早市”,每天凌晨会有许多务工者在此“蹲活儿”。灵活自由、工资日结、年龄门槛相对较低,这是数以百计的务工者选择前往零工早市“蹲活儿”的理由。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实施灵活就业人员服务保障行动”,而不规范、缺保障的零工劳务市场折射出的恰是大龄务工人员在沪就业乱象频生的问题,这该如何破解呢?
1月23日清晨四点,寒潮席卷,上海的气温速跌至零度以下,但松江新桥镇的“零工早市”却依旧十分热闹。务工人员们带着铁锹,嘬着豆腐花,在这里蹲一份工。“赚钱回家过年,一天五六百你不挣谁挣?”有工友给记者粗粗算了笔账,做绿化或者平整地面的基础活,一天能赚两百块,连轴转干到春节前的话,就能赚上近三千元。这处自发形成的早市已经有些年头,来这里“找活儿”的大多都是通过老乡、朋友介绍,其中不少人都已年过半百。这样的年纪,经历过生活的风浪,能吃苦耐劳,体力和精力也尚可,但在企业单位已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只能来这里碰运气。“厂里三十多岁就不要了,没有办法,为了维持生活。”“年龄大肯定难找活,他们都要找年轻人,怕在外面出事故。”务工人员们纷纷感叹。
58岁的老陈很幸运,得到了一份整修地坪的工作,一天工作9小时,230块钱,包饭包来回。老陈告诉记者:“一般公司老板来面试,首先就是提文化要求、年龄要求,我们都达不到,就不会要我们。所以我们就做做散活,做做临工,这些活只要肯出力气就可以。”
当然,像这样“你情我愿”自己对接做散工的,劳动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老陈之前就遇到过工地老板允诺给两万元工钱,结果至今还欠着两千块没给。对此,老陈也很无奈:“这样的情况多的是,钱拿不来,雇主就跑了,电话也拉黑了,去哪里找人呀?”但为了谋生,他们还是会隔三岔五来这里寻找打工机会。
其实去年7月,上海就发布了“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18条措施”,其中明确:要强化零工市场支持,鼓励零工岗位供需较旺盛的地区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完善零工求职招聘服务。到去年10月底,浦东已经开出第一个零工招聘市场,当时就吸引了20多家劳务派遣公司入驻,能长期提供300多个零工就业岗位。入驻的劳务所不向求职者收费,招工费用统一由招工企业支付,如果出现劳务纠纷,平台还会为务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援助。此后,正规的零工招聘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在上海各区开出。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松江的“零工早市”找工作呢?
记者在一处零工招聘市场看到,墙上贴着的招聘需求对工人都有年龄要求,大多数都要低于45岁;而来这里找工作的,也大多是中青年。不少40岁以上的工人已禁不住担忧,再往后,自己就找不到合适的零工机会了。
确实,受身体状况、知识水平等因素限制,大龄务工人员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竞争力较低,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又背负着养家糊口的生活重担,这也使得这部分人群的就业呈现出强就业意愿与低就业质量并存的特点。“零工都是在4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这是有一点年龄歧视的,但对于企业来说,用工最好是能够找劳动能力比较强,风险比较小的。”
对此,市人大代表吴坚建议,是否可以在正规化零工市场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整合资源,比如引入技能培训机构,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开拓就业市场;还有一些季节因素较强的行业,像保姆家政、快递打包等,可以按时间节点让更多对口企业入驻,减少年龄限制,对接即时的用工需求,来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大龄人员零工就业需求。“形成一个链式服务,比如说会有一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继续再学习的培训机构,能够助力这些用工者提高自身素养,能够符合用工的条件和需求。”吴坚表示。
市人社局相关统计显示,上海全市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经超过300万人。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在城市中感到安心、暖心,其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希望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促进就业人员技能提升等,让更多人能够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应冠文 孔权 车秉键 汪鑫 编辑:由由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