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凌晨2点,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始注水、起浮,随后,开启了出坞前最后的试验准备工作。对于这艘备受期待的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建造团队将展开哪些船舶试验?目前,这艘“海上现代化城市”建设进度如何?来看报道。
6月2日上午10点,距离邮轮倾斜试验开始还有不到一个小时,船舱内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试验人员告诉记者:“首先要了解船上哪些舱是空的、哪些舱有水,因为船上的压载水和油不属于空船重量,先要把数量确定。”
船舶倾斜试验,简单来说,就是给船“称体重”,目的是为了获得船舶完工后的实际重量和重心高度。而对于一艘总吨位超过了13万吨的大型邮轮来说,要准确地为其“量体称重”,难度可想而知。早在一个多月前,试验团队就开始为邮轮“称重”着手各项准备工作,并在船头、船中和船尾,分别设置了3个13米长的摆锤,它们可以帮助试验人员观察过程中船身的倾斜变化。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邮轮项目部副部长韦胜圣解释称:“我们会调整船上的压载水,使船的重量发生变化,一旦左右的重量发生变化,船在水面上就会倾斜,产生一个角度,通过这个角度加上移位的数值,计算出这个船的重心以及空船的重量。”
中午约11点,经过水域密度、风力等各项测试后,邮轮的固定连接装置被拆除,邮轮被拉至船坞中央,进入自由漂浮状态。随即,倾斜试验正式开启。为了让试验数据更准确,在1天时间里,工作人员一共将开展8次试验。“所有的船上各种结构,包括装修,都采取了减重的措施,使得对重量基本可以做到‘斤斤计较’,通过这个倾斜试验,能够算出目前空船重量,而且邮轮对空船质量的考核标准也非常严格,基本控制在1%以内,这样就能得出实际能装的货物、能装的设备、以及人员的重量。”韦胜圣说。
反复的试验、计算,就是为了确保邮轮的安全性。从6月1日开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进入6天起浮阶段,这期间有一系列重要任务需要完成。除了称重之外,这艘未来可容纳超过5000人的大型邮轮,邮轮的舷门和救生艇也需要展开一系列试验、验证。
记者在外高桥造船基地了解到,这艘大型邮轮上一共配置了20艘救生艇,在这一次的起浮试验中 这些救生艇也会被依次放下到水面位置,来开展脱钩、巡游等试验,从而来验证救生艇的应急和操纵性能。
同时,邮轮的内装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期。这艘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的大型邮轮共有2826间舱室,设有剧院、特色餐馆、购物广场和水上乐园等丰富的休闲设施。要成为这样移动的“海上现代化城市”,对内装的挑战可不小。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邮轮内装部部长吴晓源坦言:“它最大的挑战,是在比较狭小的复杂空间之内,来完成背景工程的布线安装,以及背景工程跟内装的协调工作,并且要控制重量、保证舒适性、保证安装的美观性。这样一条大型邮轮的装饰体量,是常规客滚船的6倍左右,是小型极地邮轮的24倍左右,量变会带来质变,对内装项目管理要求就比较高。”
作为国产首制邮轮,内装的部分材料供应链不算完善,但建设团队通过吸纳国内多地建筑装饰团队参与,边摸索、边建设,逐步积累起了一套项目管理办法,并加快形成相关标准,带动了整条供应链不断革新。目前,邮轮的内装工作进度已超过85%。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连珍表示:“之前,整个国内对于高端邮轮的材料供应链体系,其实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们在了解、熟悉船上的这些材料要求之后,整合带动原来在建筑领域类似的这些供应链、工厂、包括材料供应商,共同产学研,一起研究开发,达到建立国产化材料的目标。”
2019年,这艘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在外高桥造船厂正式开建。3年多时间里,从第一块钢板切割到现在的邮轮起浮,其建设进展始终广受关注。项目团队先后攻克了重量控制、减震降噪和安全返港等多项核心技术,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不久后,这艘满载期待的国产邮轮就将迎来试航和交付。国产邮轮产业也将逐渐起步,扬帆远航。
大型邮轮,作为现代工业和现代城市建设综合化和集约化的巨系统工程,代表着一个国家装备制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因设计建造难度高,与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一起,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它考验的不仅是造船技术和工业,还有管理模式和相关产业的配套。相信,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建造,也将进一步带动我国邮轮制造、维修等国产化能力的持续提升和行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金普庆 摄像:张俊 编辑:由由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