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习近平总书记8月安徽之行,专门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了旧城改造。
上海在今年年初,定下了55万平方米、2.8万户的旧改计划。距离年底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上海旧改已经按下“加速键”。
在黄浦区的余庆里基地,征收工作人员一边忙着向居民介绍政策,一边协调评估机构、律师等,对居民大到房产分割、婚姻继承,小到特困户认定、大病补助,进行最后的确认。据介绍,由于将所有与征收相关的事务都前置处理,原本需要大半年才能完成的几轮征询和后期的款项分配,被压缩在最短的几个月内完成。工作人员笑称,他们的工作状态是比“996”更辛苦的“7+15”(7天+每天15小时)。
黄浦区旧改办专职副主任朱佛海坦言,黄浦区是老城区,“老旧小”的矛盾比较突出,居民们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告别昔日“拎马桶”的生活,所以今年黄浦区的旧改任务特别重,占到了全市7成,达到2万户,可以说是“一年做了两三年的量”。
同济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副主任唐代中介绍,自2011年国务院发布590号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之后,对拆迁统一的表述就是征收,由此便带来主体、范围、程序、补偿标准的变化。
朱佛海则用穿“喇叭裤”和穿“直筒裤”,比喻从拆迁到征收的变化。过去由于拆迁主体多为企业,“前面走”跟“后面走”,补偿标准不一致,甚至口子越开越大,由此也导致了“钉子户”现象。而征收,主体为政府,“一竿子到底”,保障了权益公平。
同时,上海最新成立的城市更新中心,从全市层面来统筹旧改工作,一改过去各区的“算小账”,到现在的“打统帐”,不仅能更好地协调政策和资源,还能从资金统筹、项目推进上给予更专业的布局。
不过,上海旧改并不只是征收,更要看拆和改的过程中怎么孕育出新的发展机会。
普陀区的曹杨一村是一个值得一提的案例。它是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至今已有70年历史,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2016年还被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列为二十世纪建筑遗迹。拥有如此深厚人文底蕴的老小区,如今也已经到了该修整的阶段。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海峰在连线时说,曹杨一村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合用的卫生和厨房上,这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如何改造?恐怕是比“螺蛳壳里做道场”更难的“螺蛳壳里跳广场舞”了。
经过几十轮的现场勘察和方案设计,曹杨一村巧妙利用墙面凹宕,在不改变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给每家每户增加了独立的卫生和厨房空间,不仅多了使用面积,也拥有了私密性。
普陀区房管局副局长沈捷表示,和黄浦的旧改征收不同,普陀的旧改重点,是综合修缮改造、成套改造等“三旧”换“三新”工作。新的难题也由此而来。有别于征收的征询同意率超过99%即可,改造需要的是100%同意,而且“一小区一方案”,难度更大。因此,曹杨一村就成为一个范本,将修缮保护与以人为本很好地平衡。
唐代中提出,从“拆改留”到“留改拆”,上海旧改的核心,还是一种改善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做好了历史和现在的平衡、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并服务于市民宜居,这些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另一个关键,上海聚合社会、居民、政府、企业多方力量,协同推进旧改,让市场配置资源,实现多方共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贺璟岚)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