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的特等奖是对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科技工程、计划、项目的最高规格奖励,时常空缺。自上海2012年恢复特等奖至2017年,累计仅产生5项。
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奖获奖项目中,特等奖爆出了"双黄蛋"。"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研制"和"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双双折桂。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双黄蛋"的技术含金量。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上海中心,值得称奇的其实远不止它的高度。大家所熟悉的上海中心曼妙扭动的身姿,主要是通过外层玻璃幕墙体系来实现的。2万多块大小不同的曲面玻璃,如何精准地构成一个旋转、上升、收缩的整体结构?设计、精度控制、施工,每一步都很关键。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贾宝荣介绍,上海中心的主楼跟幕墙体系之间最远的距离有20多米,是一个悬空的、人不能到达的空间。那玻璃幕墙要怎么安装?他们动了一系列脑筋,设计了一个"飞船"。这是一个环绕上海中心一圈,投影面积大约2千平米的大平台,工人在"飞船"上面进行外幕墙悬空体系的施工,如履平地。
此外,建设过程还克服了软土地基、高层建筑风振、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超高层混凝土泵送、巨型钢结构精益建造等众多难题。形成了上海的"垂直城市"超高层建筑模式。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卞家骏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最终要有一个底板来支撑全部大厦的结构重量,而这个底板的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体量达6万立方米,这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首次,经过56个小时的连续施工才完成。
陆家嘴建筑设计施工发展也是上海、中国科技进步的一个缩影。经此一役,中国拥有了超高层建筑较为完整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
另外一个特等奖,授予了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等完成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研制"项目。
位于松江天马山脚下的,这台望远镜能追踪到100多亿光年外的天体。相当于8个篮球场面积的主反射面,是它最重要的利器。如何保证主反射面的上千块天线面板,在任意角度的俯仰中,都保持一个完美的抛物面,是技术创新的关键。
项目第一完成人、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介绍,望远镜天线的重量约有2700吨,在跟踪天体的时候,处于不同角度的天线反射面会受重力产生变形。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在天线面板和望远镜背架间,安装一种叫做促动器的装置。当面板往下垂了就顶一下,面板松开了则拉一下,1104个促动器完全靠自动化控制,精度可达1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一半。
不仅如此,建设大型射电望远镜还要攻克高精度指向、高接收效率、复杂灵活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是一个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天马望远镜"的系统综合性能,在世界同类望远镜中位列第三。有了它的帮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仿佛多了千里眼、顺风耳。
沈志强说,探月只是天马望远镜的小试牛刀,更能发挥它潜力的是更遥远的深空,比如火星、木星的探测。大口径的天马还大有用武之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视频编辑:小真 编辑:范燕菲)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