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足7平方米,而引导市民自愿购房被视为解决当时群众居住困难的突破口。在这一背景下,新生事物公积金应运而生,并被引入到上海的住房保障机制中。
延安东路2号所在的建筑前身是亚细亚大楼。27年前,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就是在这里正式成立。
那是90年代初的上海,人均住房面积不足7平方,如何让更多市民有钱买房,成了一道必须解决的"天字号"难题。当时,公积金是个舶来品,但却被视为有望解决这个难题的一剂良方。
沈冠军是当时上海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的核心成员之一,也是上海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首任主任。建立公积金制度,正是他和同事们一起从新加坡取回的"经"。
原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沈冠军表示:过去的工资结构都是生活型的,保障职工生活的,没有保障职工住房的结构工资的成分。他和他的同事想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建立一个住房储蓄基金。
用公积金解决职工居住困难
1992年5月,受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委托,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向4名缴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发放了全国第一批政策性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这是一份为期10年,总额11000元的贷款合同,利率按月约定。不过,在打响轰轰烈烈的第一炮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来申请公积金。
原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沈冠军表示:许多市民有个传统思想:不能负债,所以当时很少有人来申请公积金。
为了打破传统观念,公积金中心想了各种方法宣传,也的确吸引了部分有金融头脑的申请者。季斌,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和父母兄弟4口人同住在一套40平米的房子里,而当时,他正好面临解决婚房的"刚需"。
首批公积金贷款人季斌回忆:“那时候我手里缺了1万5到2万块资金,如果没贷款的话,问亲戚朋友借也不好意思,所以就贷款了公积金。”
因为参加工作不久,单位分房短时间内指望不上,而想要买房,钱又不够,两难之际,季先生通过同事了解到了公积金贷款这个新生事物,很快,筹资买房的难题解决了。
首批公积金贷款人季斌表示公积金贷款解救了他当时的燃眉之急。
二十多年过去了,季斌家也先后置换过几次住房,每次都离不开公积金贷款的支持。跟他一样,还有很多人也通过公积金,实现了改善居住的梦想。
如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因其利率优惠于商业贷款,早已成为上海市民 筹资购房的首选。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超过247万笔,共计7353亿元。上海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也已经达到36.7平方米,是30年前的5倍多。对于这样的结果,迈出当年革命性一步的沈老觉得,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原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沈冠军表示:对职工来说,这是一个改革的最大实惠,解决了职工住房的机制问题。
公积金是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而建立的一个类似于长期储蓄的保障机制,它不仅让百姓群众得到了实惠,对于后续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作为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很快,公积金试点从上海走向了全国,让更多人圆上了安居梦。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正炎 编辑:朱永斌)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