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是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强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保障生物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这款“明星”抗糖药,是某德国药企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品,2013年在中国获批上市。2021年,企业发现,还在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受到了上海某药企许诺销售原料药的专利权侵,随即向上海知识产权局提出了行政裁决请求。
仅三个多月,企业就拿到了行政裁决,给侵权行为下了“禁令”。同一年,企业又发现这款创新药,受到了国内另一家仿制药企的专利侵权。基于此前专业高效的行政裁决,企业主动选择上海作为案件前置审查地,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行政请求,成为《专利法》修改实施后首例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姚晶说:“上海知识产权局非常积极的回应了,而且是主动的回应了我们的需求,给到我们真的是全方位的这个政策的解读政策的指导以及事后的一些支持,然后最终这个案子也是有效的制止了这个侵权的行为。”
原研主体和仿制药企之间的专利侵权纠纷,涉及被控产品是否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是否存在许诺或者实际销售行为等专业又复杂的问题,其裁决也将为业内带来深远影响。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保护处副处长曾倩说:“从国家层面来说也是这个新的一个专利行政保护的一个制度落地的一个有力的一个实践,那么上海也是勇于去为国家这个试制度探新路,也帮企业很好地走通了这一条新路。”
除了上下联动,把好立案受理的“第一道关”,上海还聚焦医药集中采购环节的知识产权问题,建立与医保部门的会商和联动机制,及时下架医保平台侵权纠纷涉案药品,并制定了全国首个地方层面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
武田制药中国区知识产权负责人楼长刚说:“上海市知识产权这种特别高效专业的办案能力,让我们公司对立足上海,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并且引进开发更多的新药,坚定了信心。”
为应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新问题、新情况,上海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水平,近五年来,审理了40多件生物医药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多起案件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效应。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保护处副处长曾倩说:“我们建立了一个技术咨询、技术鉴定和技术调查官三位一体的实施机制,对这些案例当中所形成的一些共识的内容做了一些提炼,梳理之后形成了一个规范性的文件,那么不管是我们的创新企业,还是我们的仿制药企业,它都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法规的这个指引。”
编辑: | 徐慷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