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位数的价格买到价值三位数的沙拉,9.9的面包盲盒上架秒空,“剩菜盲盒”并不算个新概念,但它的热度迟迟不减,记者最近走访发现,沪上部分社区食堂也开始推出“惜食盲盒”,以盲盒的形式售卖食品,似乎有扩围之势,这些盲盒是“真香”还是“踩雷”?记者体验了一番。
晚上九点,记者首先来到位于静安区的一家沙拉店,在小程序下单剩菜盲盒。
据店员介绍,这家剩菜盲盒每天限量销售十份,每次上架基本秒售罄,主要原因是产品原本售价并不便宜。
不少消费者认为,不到一半的价格能买到感兴趣的食物,既能低价解决晚餐,又能带来拆盲盒的惊喜感。
消费者说:“今天就(抢到了),盲盒的价格肯定是要便宜一点的,所以就感觉到又惊喜,然后又可以吃到自己喜欢的了。”
打开剩菜盲盒小程序,目前入驻商家占比较大的是面包店,随后记者来到吴江路附近的一家,该店每天上线多个价位的面包盲盒,店家表示,推出一年多以来,店内产品基本每天可以售罄。记者用抢购的39.9元的“面包盲盒”进行兑换,最终拿到了原价共84元的5个面包。
当然,“剩菜盲盒”的食物循环还远不止于此。在虹口,凉城新村街道社区食堂的“食光”盲盒,每晚7点准时开售。
顾客说:“明天不想做饭了,然后就买一份,明天中午吃。”
凉城新村街道社区长者食堂负责人赵女士说:“盲盒套餐推出以后,其实对于我们食堂的运营成本来说也是得到一个控制,一年来说的话,在厨余垃圾上面就可以节约到5000~1万左右的一个成本。”
这一模式不仅减少食材浪费,也成为了社区服务的暖心延伸。在徐汇区的万体汇社区食堂,午餐版的“惜食盲盒”,每天下午一至三点,向快递员、外卖小哥供应,12元的价格可以吃到30元左右的套餐。
外卖员说:“来了快一个月了。”
快递员说:“价格很实惠,口味也蛮好。”
“剩菜盲盒”的兴起,反映了当下人们对于低碳生活和性价比的追求,但专家提醒,盲盒质量也需有保障。
编辑: | 徐慷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