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个月底,被称为“飞行汽车”的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从深圳到珠海飞行,将两地约2小时地面行驶时间缩短到20分钟。具备了智能机动、环保舒适等特点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成功试飞,让人看到,“未来出行”正逐步走进现实。“空中出租车”时代,真的要到来了吗?
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跨越珠江口、飞行50公里,稳稳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传说中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完成了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的公开演示飞行,把2.5到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到了20分钟。有人说,空中出租车,梦想成真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航空器eVTOL的外观形似直升飞机,具备垂直起降功能,而其创新之处在于,机身顶部和尾部一共装上了13个螺旋桨,并且可以由纯电驱动飞行。整个“空中出租车”内部的设计有一点像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前面配备了智能操控平台,后面是安全员和四个乘客的座位,座位空间相对比较宽敞。正式飞行后,它能够达到每小时200公里的巡航速度。
这款航空器来自上海一家科技企业的自主研发,无需跑道就能实现垂直起飞,进入平飞后,则转换成固定翼飞行模式,像大飞机一样进行巡航飞行。13个螺旋桨的设置,能确保哪怕有一个模组出现问题或失效,航空器依然能在空中保持飞行。
近年来,低空经济常常被提及,通常指3000米高空以下的飞行经济活动,载体包括无人机、直升机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不过,此前城市中开出的一些直升机游览航线,常因噪音扰民问题遭诟病。相比之下,eVTOL在这方面有些优势。
据峰飞航空科技公司高级副总裁谢嘉介绍:“基本上如果飞行200米高度,地面是基本上听不到声音的,这样的噪声,其实在舱内是不需要去带降噪耳机的,可以正常进行对话和交流。”
同时,电动化会让维护成本大幅降低,价格也随之降低。以深圳到珠海航线为例,20分钟的航程,单座票价有望在300元人民币以下。
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更安全、更安静、更经济的“低空出行”时代,真的要到来了呢?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暂时还在技术比拼期。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目前集聚了8家较为成熟的低空航空器企业。除了在深圳演示飞行的复合翼航空器外,另一家上海企业自主研发的“倾转旋翼”5座载人纯电eVTOL也已在去年10月完成了国内首轮试飞,最快时速可达每小时320公里。“最终要达成的是速度要比出租车快5倍,同时价格还低到老百姓坐得起,就是跟打出租一样的单价。”时的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雍威这样说。
不过,企业研发热情虽然高涨,但由于空域管制和安全性能等的严格要求,目前低空出行的实际应用场景还极为有限。有业内人士认为,“空中出租车”未来可用于城市到山区、海岛间的快速通行,或用于文旅、医疗救援等多样化场景。“在跨越特殊地形,像长江或者杭州湾,或者山区、丘陵地带的时候,它会有特别明显的优势。”时的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汤晓明介绍。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低空经济被写入了“新质生产力”的框架下,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多个城市,以及一些国际行业巨头,都在加快低空经济布局。业内人士呼吁,加快明晰低空使用规则,同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势在必行。
“把高度层配备分开分好,你飞50米,我飞100米,他飞150米,就这样分层,就像内环、中环外环高架一样,比如说黄浦江沿岸那么多楼顶上有停机坪的,就可以拿出来,相当于像地面的公交车站一样。”新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曹新田这样说。
与此同时,要想在“低空经济”的蓝海中抢占先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低空空域开放利用的同时,更需要提升低空空域管理水平。有了“安全”,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上海通用航空行业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任和指出:“从政策层面,空域还需要细化,空中飞行的管控平台要建立起来。也就是说,我们要能‘看得见、叫得着、管得住’,防止相关碰撞事故发生,一整套组合拳出来以后,这个产业业态才能够蓬勃发展。”
低空经济的理想状态是,大量低空飞行器在城市上空有条不紊地飞行,物流、人流逐渐由拥挤的地面转向空中。业内估计,国内科技企业有望在2026年开启“空中出租车”载人飞行。以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为代表的产品应用,未来有望形成万亿级的新产业。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多地和波音、特斯拉等国际巨头,都在加快布局“低空经济”,试图抢占发展先机。这当中,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更需要协同发力,进一步加大低空空域开放利用,提升低空空域管理水平,打造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来更好支撑壮大低空经济发展规模。
编辑: | 尤颖慧 |
摄像: | 张俊 |
责编: | 虞之青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