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提到“智能化”,人们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不过,2025上海车展上,记者却发现,燃油车不仅人气上升,还呈现出“拥抱智能化”的新动向。智能化的燃油车,依仗“没有里程焦虑”的传统优势,向市场发起新的冲击。
燃油车,也能像新能源车一样聪明。记者在上汽奥迪展台看到,新发布的A5L拥有两根排气管,同时又搭载着两个激光雷达,说明它既是一辆燃油车,又是一辆智能车。这也是豪华车品牌中首个搭载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燃油车。
展台前,观众也是纷至沓来,其中不少还是年轻人,这也一改传统燃油车消费群体“大龄化”的印象。有观众表示,老家在云贵川地区,山多路陡,因此自己更青睐燃油车。
燃油车智能化虽然起步晚,但是脚步快。以宝马为例,一系列燃油车智能化的方案将陆续出台,为车主提供更好更安全的驾控体验。
而一些嗅觉敏锐的科技企业,也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与传统车企合作开展燃油车智能化业务。商汤绝影就和国内一家传统整车生产企业,达成了燃油车智能座舱业务合作,量产的新油车也将搭载智能应用。智能监控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保证驾驶安全,包括监控驾驶员是否疲劳、是否分心、是否在做抽烟或打电话等危险动作。
不少车企高管表示,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将帮助燃油车在未来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此前,燃油车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产销量持续下滑。而混合动力汽车凭借“可油可电”的特性,既能顺应排放需求,又能缓解长途续航焦虑,人气一直不低。
从技术层面上看,一方面,混合动力技术中的增程技术获得突破,另一方面,替代燃料的探索,也为燃油车的未来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比如,氢燃料发动机以氢气为燃料,燃烧后只产生水,零排放使其成为未来汽车动力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
另外,“一汽奥迪”前瞻性的“油电同智”战略,打破了“智能=电车专属”的认知枷锁,把燃油车推向智能化前景。
与此同时,豪华型燃油车的典型代表,比如大排量豪华越野车与超跑等车型,凭借其稀缺性、收藏价值以及情感溢价,在高端汽车市场仍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燃油车搭载辅助驾驶,是否会为燃油车带来更多机遇?“油电同智”新时代开启,对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又有什么深远意义?汽车行业研究员曾志凌指出,从过去这段时间的市场表现来看,燃油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车企和科技企业推动燃油车和智能技术深度结合,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业界以往的观点认为,出于底层电气架构设计的原因,燃油车无法支持大算力,搭载智能驾驶是难以实现的。但现在,车企显然已经突破技术瓶颈,在电器架构上实现了深度改革,这为燃油车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未来5至10年里将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国的乘用车出口实际上并不是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截至去年,三分之二以上的出口车辆都是传统的内燃机汽车。而智驾这一块,相当长的时间里,在海外市场还会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在量产车里搭载智能技术方面,中国肯定会在市场上拔得头筹。尤其在燃油车上搭载辅助驾驶技术,这在全球应该是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
编辑: | 严相莉 陈昱卉 游玮 |
责编: | 严相莉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