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破解大镇大居人口膨胀,政府管理和服务"小马拉大车"的困局,2014年上海尝试在大镇大居区域,条件成熟的就析出街道,位于普陀区的万里街道就成为当时,全市首个大镇中析出的街道,十年后,再去看这个上海最年轻的街道之一,当时的愿景都实现了吗?
冬日暖阳下,万里居民的一天,从家门口的便民菜市就开始了。“整个来说是环境好,交通便利,住在这里就像住在一个大公园。”居民祝阿姨这样说。
升级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里,则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七层楼的空间里集聚了社区事务受理、文化中心等五大服务,一站式就能满足各种办事和活动需求。万里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副主任张鸣芝表示:“了解和调研居民的需求,让居民体验到他们想要的活动。”
如今的万里社区,正在成为居民们向往的15分钟生活圈。而在十年前,这里是属于长征镇的一块飞地,且处在镇的边缘位置,老居民们至今还记得,当时附近都是农田,与镇内主要配套严重脱节,看个病办个事都要横跨真如镇,才能到达长征镇的核心地块。据老居民称:“到长征镇就是调车子,117换727才好到长征镇事务中心,顺利一个多小时,不顺利两个小时。”
大镇大居地广人多,政府管理和服务“小马拉大车”的困局日益突出,2014年起,上海开始陆续推进从大镇中析出街道,希望通过缩小辖区规模,来更好地服务属地居民,万里首当其冲。起步之初,工作人员仅有40名,面对的却是“飞地”日积月累的各种管理顽疾。在析出后的三四年间,公交医疗等设施配套等先天不足,还仍在慢慢补课中。“整个小区社会治理有很多堵点痛点和难点,比如武威东路是中环周边唯一的冷库,聚集了100多家的冷库,周边业态非常不好,臭乱脏很难治理,发现治理难点后,我们对居民区进行了优化调整,从10个居民区拆分成十五个,管理的更加高效快捷。”万里街道四级调研员陈明浩介绍。
缩小服务半径,提高管理效能的同时,基层工作人员也始终在听取居民建议,同时互相取经,来为共性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比如,老电梯的焕新难题,万里名轩小区的54号楼通过居民民主征询和决议,一次会议就集体通过支付方案,引来各方借鉴。在居民们看来:“生活是属于居民百姓的,如果说是由别人刻画或者制定的方案也许不合适我们,只有我们参与在里面,我们的需求得到了合理的实现,那才是人民城市人民建。”
前两年,小区里又突然贴出物业费调价的公示,要从1.89元/㎡每月涨到3.11元/㎡每月,引发居民不满。
万里名轩业委会主任夏爱萍称:“最后从物业成本上考虑一下紧缩一点,然后大家都让一下,从公共收益让一些资金出来,让居民尽量的缓一点出钱,就用了一个水电费阶梯式的调价。”就这样,按年阶梯式调价的模式,得到居民的认可,这一听取了居民意见的调价方法也很快成为样本,复制到万里街道其他小区。“执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广大业主知道,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刘洁芸说道。
十年下来,经过逐步的建设、改造、管理,如今的万里街道 有口袋公园、有滨水步道,也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宝屋、社区食堂,曾经缺管的飞地渐渐成为居民们生态宜居的家园,居民对此也很满意,“现在建设的很漂亮,我们周边环境也漂亮很多。”
人民城市人民建,作为普陀区最年轻的街镇,万里街道仍在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提倡全龄友好,打造活力社区。“尤其是一老一小便捷性,还会进一步的收集民心民意,对现有的服务设施、服务片区、服务半径的均衡性进行进一步查遗补缺。”万里街道社区管理办主任黄俊磊介绍道。
而万里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罗艳也表示:“最早是回应老百姓对于出行难、就医难、服务难的三大民生痛点,这几年来,为了回应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更多的向往,四好社区的建设,让老百姓能够有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编辑: | 尤颖慧 |
视频编辑: | 吕艳 |
摄像: | 孔权 |
责编: | 徐笑燕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