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盆羊肉、火晶柿子、胡麻饼……今年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雷佳音大快朵颐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更令吃货们对于长安美食垂涎欲滴。
其实,唐代美食远不止羊肉柿子胡麻饼——丰富的想象力让唐代人设计出富有艺术感的菜品。今天,我们除了文献资料,已经很难寻见那些拥有美好名字的饮食,比如饆饠、透花糍、槐叶冷淘……不过在上海,有一位设计师和她的团队打造了一场低调的盛唐夜宴,让那些美好的名字重新有了归属和活力,让每一位食客大开眼界,仿佛亲身穿越《韩熙载夜宴图》。
第一章 “金银夹花平截”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金银夹花平截”是一道唐代烧尾宴的菜肴。据说,在烧尾宴中,要用二十四种精致馅料,包成二十四种不同的馄饨,相当考验厨师手艺。而这道“金银夹花平截”则是用三种蟹肉与蟹黄平铺在蘑菇饼上,卷起后横切成片。
“不管从菜名或者内容上,它都是从唐朝的食谱里来的。我们就可能真的也是花了大概将近三年的时间,研究了几百本关于中国历史和唐朝文化的所有的包括菜谱。但是我们重新把它改良,我们只是用了形式和它基本的理念。”设计师王杨介绍:“我们整个做的概念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比较官方的宴,甚至就是宫廷里面的一些菜,包括我们去看到很多食谱,里面也是他们一些比较高级的那些宴会上面使用到的这些食材和菜。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希望能从它里面去挖掘它精髓的东西,那么怎么样通过我们的改良和创新,其实不管是从口味上,食材上可能更符合现代人的一些口感。”
第二章 “山色有无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山色有无中”这道菜就像是一幅微缩立体山水图,所用的食材是龙虾、苹果茴香咖喱。当这道菜端上长桌的时候,客人也彷佛置身于山水之间,而这流动的山水底稿正是出自设计师王杨笔下。
王杨,中国美院国画人物系毕业。毕业以后又在杭州西泠印社工作。她的整个青少年时代几乎完全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毕业以后就在西泠社里面从事很多大量的研究工作,其实就是研究一些古代人的这些。”
少时的王杨有国画作品被送往佛罗伦萨参展,从此在她心底就埋下了一颗长大以后一定要去那里看看的种子。后来工作关系,她真的圆了梦,并且决定在西方这块土壤上重新开始学习,于是,王杨在德国一呆就是七年。
因为先生工作的缘故,2007年王杨举家回国。“我有一个朋友,就是他是做铜制品的, 他们当时有一个版块是专门做铜的卫浴产品,这些产品就是基本上销往中东和欧美的这些国家。”王杨说:“他们觉得我又是学中国画的,然后对中国的文化很了解,然后又正好刚从国外回来, 比较了解西方人的对美的这些感受理念 。”
王杨设计的带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卫浴产品在美国亮相引起轰动,而当时的中国本土原创设计还比较薄弱,这让王杨萌发了做自己的设计师品牌。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经典的铜质双喜热水瓶等“喜上加喜”系列作品。
“我们很希望经常是从一些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用品里面去重新挖掘出一些东西,然后重新赋予它新的生命。”王杨说:“那么我觉得像热水瓶这种产品可能就是一代人的记忆,可能他在很多新人的心目中,它都是有情节的”
以现代手法赋予传统以创新与改变,让更多的人愿意接受它,这样的设计理念也同样适用于餐饮。
“我们一直在做跟生活方式相关的这些,不管是器物也好,这些空间也好,或者各种各样的设计也好, 其实我们一直想在研究的是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到底什么样子的。”王杨说。
沉浸式体验消费成为设计引导生活方式的一种不错的途径,而“吃”就是最佳入口。于是,《韩熙载夜宴图》进入了王杨他们的视线。
“在这个场景里体现了很多。古人在整个生活品位方面的追求,包括器物,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吃饭里面的这些娱乐内容。”王杨说:“我们就觉得如果能把它做成一个实景画的,然后或者是这种体验感的就会很有意思。”
于是,以《韩熙载夜宴图》场景为原型的“良设夜宴”低调亮相。前厅、茶室、客厅、庭院,古代士大夫的“家”以极简的现代手法一一呈现。
“我们是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跟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相关的这么一个平台。因为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和一种手段去重新演绎它。”王杨说:“比如说在我们整个空间里面,我们运用了很多多媒体影像,包括一些智能控制系统,我们还是希望能把更多的这种高科技的这些现代化的这些东西结合进去。”
王杨甚至在打造夜宴的同时圆了自己当导演的梦。《云鬓花颜》中的场景片段就是她自导自拍的“处女作拍摄作品”。王杨出乎意料地以歌剧为其配乐。“我希望它能形成的是一种冲撞、一种东西文化的冲突,然后包括可能是用一种新的语言去阐述这种中国文化的东西。”
第三章 “樱桃饆饠”
“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樱桃饆饠在历史文献中有几种说法,它究竟是带馅的饼还是抓饭,时至今日尚存争议。而在夜宴中,它就是一道秀色可餐的甜品。
“可能大家就会就是说很想去知道那两个字到底读什么字,那么又想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两个字,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一定是有它里面的文化和典故在里面的。那么在深入进去,就说原来它还有那么多的说法, 在那个时代它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慢慢的可能就是一种代入感,让大家愿意去更多的了解。有时候可能在整个菜单也好,在整个文化的线索里面,有时候我们也可能只是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很多时候,王杨就像一个总导演,在和厨师团队排练一出戏,每一道菜就是一幕,而每一幕又都是命题作文。“他们要用他们西厨的这些技法,然后又能来把你中国想要的这些中国意境表达出来。”王杨说:“我不能说它是中餐,也不能说它是西餐。 我觉得它是一种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混合。” 王杨和厨师团队在一起更多的是在讨论色彩、艺术、中国文化。“对他们来说,其实他们就跟很多普通人一样,他们想到中国文化就是很古老的那些东西, 我说这完全不是我想要的东西。”
用餐中间,客人会欣赏到一段原汁原味的琵琶曲,也会在庭院里玩上一把唐代的游戏。
“所以我们平时也会做一些展览,一些活动,然后包括我们会有一些戏曲的表演,包括一些乐器。其实我们是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跟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相关的这么一个平台。”王杨说:“初心我们还是为了要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就是说可能希望能捡回我们的文化自信。”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朱晓荣 实习生:陈雅婷 吴非是 编辑:小真)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