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梦想改造家丨脑海中的家
康达是个三十多岁的北京小伙。和同龄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社交和工作,每天就是和父亲一起,照顾患病的妈妈。
洗澡、上厕所、甚至哄妈妈睡觉……康达像照顾一个孩子一样,父子俩24小时轮流看护。这个曾经全靠妈妈一手打理的家,现在的责任,完全交给了康达。做饭、洗衣,成了这个电影学院毕业生的必修功课。
因为家里冬天冷,康达又为妈妈在北六环租了一套大房子,但是只能用于过冬,因为妈妈总是急着回家。为了迁就妈妈,全家就一直过着租房过冬,停暖搬回胡同的候鸟生活。整个四合院共有五户人家,共用一个入口。属于康达家的部分是坐北朝南的正房、东侧耳房以及后来加建的厨房,共计57平方米。
改造前
康达家的客厅非常宽敞,达到正房三分之二的面积,西侧三分之一作为卧室;东侧耳房作为餐厅;南侧小房间是厨房和卫生间。虽说厨卫的面积相对小,但整个居住空间非常大,作为两位老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房,理应是不错的选择,为什么康达会为了房子如此苦恼呢?
委托人3年前自己做过改造之前的平面图
原来三年前为改善妈妈生活环境,康达亲自设计改建了家中老房,但改造后的房子仍存有许多问题:由于背对胡同里的公共厕所,改建时康达取消了北侧的窗户,却也导致家中存在通风问题;增建的卫生间没有盥洗台,家中洗漱洗菜洗衣服共用一个水槽,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康达家层高超过三米,室内以帘代门外加大面积玻璃窗的设计更是让家中无论如何加大供暖力度,散热都非常快……
康达家层高超过三米,室内不但没有门,客厅和卧室之间只有帘子相隔,又有大面积的玻璃窗,无论如何加大供暖力度,散热都非常快。这也是直接导致冬天全家不得不租房住的最主要原因。
除了采暖,通风也是问题。康达家的背面,恰好是胡同里的公共厕所,所以改建的时候,取消了北侧的窗户。而康达当年非常满意的无障碍措施,其实也不完美。
改造前卫生间
唯一的正确选择——增加卫生间,也没有选对位置。随着厨房一起压缩的,还有康达自己的空间。然而康达牺牲自己空间进行的翻建,并没有让父母满意。翻建过的房子,主要以墙体承重,原有的木结构只剩下两根粱、两根柱。
改造后
11月3日,康达一家,连同照顾妈妈的表姐一起回家了。外立面恢复了正房应有的气派,古色古香的外表与原始木柱更加协调。
院子的角落成了花圃,妈妈记忆中的小花园也恢复了。窗外点缀的月季,成了厨房最好的风景。
隐藏台阶可以走出室外
【客厅】
挑高的客厅,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到原始的木梁结构。蓝绿色的主墙淡雅柔和,视觉上恢复了老房子的四梁八柱。外公留下的老茶几放回到了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主卧】
西侧是主卧,阳光洒在老榆木板上,好像回到了旧日时光。
老人床可分可合,具备了超强的储物功能。床边的小夜灯可以感应亮起。
【餐厅】
和主卧对称的东侧是餐厅,同样是老榆木的百叶隔断与卧室呼应。
利用多功能柜的旋转轴,电视可以同时供客厅餐厅使用。康达妈妈最喜欢的一副画被放在了餐厅的显著位置。
耳房的部分成了重要的通道,康妈妈的轮椅可以无障碍地去往任一个方向。
【卫生间】
卫生间以纳米水泥为主材,营造出质朴的怀旧感。
考虑到康达妈妈的特殊情况,设计师又增加了一台独立的烘干机和洗内衣的迷你洗衣机。无障碍扶手和智能马桶盖让康妈妈上厕所更方便。
一体成形的座椅和宽敞的淋浴区,足够满足康妈妈洗澡需要人协助的需求。
【厨房】
厨房的小餐桌
天窗
厨房终于和厕所独立了,天窗提供了最大的采光,两面窗户可用于通风,橱柜功能齐全,收纳强大。
【阁楼】
对称的楼梯通往阁楼。东侧是康达的房间,老的梁柱结构成为了天然的隔断,又保持通透,这样康妈妈在客厅的时候,楼上的人也可以清楚地看到。
西侧的房间配置基本一致,给护理康达妈妈的表姐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所。
两个智能开关分别在客厅和康达房间,它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调节光照。每天晚上九点半自动调暗,暗示睡觉时间已到。而在零点之后,自动启动夜灯模式。
所有的橱柜门板也是白板,可以给家人之间留言。也许疾病无法战胜,但生活总会有新的希望。
(编辑:施荔)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