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某,1998年出生,原本是个宅在家打游戏的年轻人。因为与父母争吵,他一气之下在网上找了一份“高薪工作”——销售奢侈手表。对方承诺包机票、高薪资,听起来很“靠谱”。然而,当他踏上飞机的那一刻,噩梦就开始了。
在昆明机场,他被一辆车接走,随后被控制住,手机和行李被没收。经过多次换车、爬山、钻地洞,他最终被带到缅甸的一个电诈园区。园区里,武装人员持枪把守,环境如同监狱,吃饭、睡觉都在监控之下。
在园区内,逃跑是大忌。高某曾尝试逃跑,但被抓回来后,遭受了残酷的惩罚:被电击、关进狗笼子,甚至与大型犬只同处一室。潮湿的环境让他患上毛囊炎,身体和心理都遭受了极大的摧残。
冼某,22岁,广西人,原本以为去缅甸是做KTV陪酒工作,月薪上万。然而,他同样被诱骗到园区,被迫参与诈骗活动。他曾目睹逃跑者被打得浑身是血,甚至有人因逃跑致残,只能用手爬行。
在园区内,受害者们被迫学习诈骗话术,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网络平台与潜在受害者建立联系,进而实施诈骗。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杀猪盘”、投资理财诈骗、婚恋诈骗等。
朱某,原本是看到同村人在缅甸“赚了大钱”,主动前往“淘金”。然而,进入园区后,他发现情况不对,尝试逃跑时从楼上跳下,摔成重伤。被抓回后,他被关进小黑屋,遭受毒打。最终,他和其他人一样,被迫沦为诈骗集团的帮凶。
政府雷霆出击 摧毁犯罪集团
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国政府采取了高压打击措施。自2023年以来,中国公安部部署了一系列专项行动,针对缅北涉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了严厉打击。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抓获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5.3万余名,彻底摧毁了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
被遣返回国的诈骗犯罪分子虽然要面临法律的制裁,但他们中的许多人表示,回国后反而感到安心。
高某、冼某等人因诈骗罪和偷越国(边)境罪,分别被判处1年9个月至4年9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在监狱中,他们接受了法律教育、心理辅导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
监狱方面也采取了针对性措施,通过艺术矫治、技能培训和亲情帮教等方式,帮助这些罪犯摆脱过去的阴影,成为有用的社会公民。
除了国内的打击行动,中国还与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展开了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个电诈窝点被彻底铲除,大批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2024年3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表示,临近中国边境的缅甸北部地区的电诈园区已全部清除,标志着这一地区的电诈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社会的诚信体系造成了严重破坏。通过国内外的联合打击行动,诈骗集团的嚣张气焰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打击电诈犯罪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各国继续加强合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提醒大家:
不要轻信“高薪工作”的诱惑,尤其是需要出国的工作。
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警方举报。
编辑: | 沈雪颖 |
责编: | 吴依娜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