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华烈士纪念馆,有一幅名为《开拓者》的大型油画,描绘的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主要成员,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的一位成员是李汉俊,他是较早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曾被马林评价为“中共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
如今,在龙华烈士纪念馆第一部分的展厅中,存放着一副护腿。这副护腿是20世纪20年代,李汉俊在迎接北伐军的时候使用过的,它们陪伴了李汉俊为共产主义奔走的岁月,是历史最好的见证。
1902年,当时还是一个12岁少年的李汉俊,就随其兄李书城一同东渡日本求学。李汉俊先在日本靠勤工俭学和亲友资助,进中学念书。升入日本高等学校后,才取得清政府的官费生资格,一直读到大学毕业。虽为官费生,但李汉俊无意做官,且从“最喜欢数学”转而研究哲学,关心革命理论和祖国的命运。1918年底,李汉俊怀着救国热忱和革命激情回到祖国,带回不少英、德、日文的马克思主义书刊。
李汉俊初到上海,即以改造社会和宣传真理为己任。1919年10月,他撰文评述上海罢工风潮,从政治上启发工人。另一方面,他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进行劳工神圣的教育,他说:“我们自身应该从精神上打破‘知识阶级’四个字的牢狱,图‘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一致团结,并且一致努力。”
在武汉,李汉俊的外孙甘子久与记者分享了他从外婆那听到的外祖父:“我的外祖父李汉俊,他是一个教师,是个学者,他有很多学生,有很多朋友,他很仗义。外婆说外祖父最喜欢看书了,他在家里天天看书,不停地写。他上课的时候,礼堂的窗台上坐的都是人,教室进不去。”
1921年3月,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经历了两天的晕船痛苦,来到中国游历。登陆上海不久,他来到了望志路106号,他要拜访的就是李汉俊。在这里,李汉俊对芥川说:“种子已经在手里了。”李汉俊所说的种子,就是一年前他参与翻译的这本德文书籍《共产党宣言》。多年后,董必武在回忆中谈到:“各种主义在头脑中打仗。李汉俊来了,把头绪理出来了,说要搞马克思主义。”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举行,这里是李汉俊及其兄李书城的寓所。提及这段历史,甘子久说:“很小的厅,摆个桌子,15个人坐在里面。庭院里面有个大缸盛满了水,水旁边的很多毛巾,外婆说代表们开会热了以后,就在那用毛巾来洗个脸。”当大会举行第六次会议的那天晚上,突然有密探闯入窥视,除李汉俊和陈公博留下外,其余代表都迅速地离开了李家。不久,法国巡捕房派武装巡捕来到会场搜查。“我外祖父很机智,很冷静,很沉着。再一个他会法语,用法语跟他们巡捕应答得很自然。也消除了他们的一些的情绪。”甘子久告诉记者。
李汉俊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既讲理论,又重实践。他鼓励青年到工人运动中去锻炼,不要在书斋中研究马克思主义。1922年春,李汉俊离开上海返回故乡湖北。1923年他辞去在北京担任的职务,谢绝了上海大学当系主任的聘请,继续党的工作。
1923年2月,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他亲自带领武昌高师学生任开国、赵春珊等4人前往参加。他说:“我们讲社会问题,光讲了一些理论知识,若不与实际相结合,体会是不会深刻的。譬如讲劳工问题,若不亲自参加工人运动是不行的。”
1927 年,李汉俊出任湖北省教育厅长,大力支持农工运动,并在毛泽东创办的湘赣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专职教员,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李汉俊开展的系列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敌视,桂系军阀胡宗铎通过日本驻汉领事,派出便衣干探,会同日本巡捕,于1927 年12 月17 日拘捕李汉俊,当晚将其残忍杀害。
甘子久告诉记者,外公李汉俊从回国到被枪杀,大概在国内待了十年,但最后一文不剩,散尽家财,“他们都是胸怀天下,他们认为只有这种办法,可以改变中国的命运”。
李汉俊无论是用谈心的方式、讲演的方式,或是译著的方式开展革命宣传,都起到了播撒革命火种的作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总结说:“他们参加革命不是生活所迫,他们是主观上想追求改变中国,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革命精神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忠于信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邢维 陈瑞 李珂 王琳琳 王健慧 摄像:李维潇 刘宽漾 吕心泉 实习编辑:沈逸皓)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