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复演归来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以一堂“四史”学习文艺党课续写“电波传奇”。在阔别观众近5个月后,《电波》以一堂别开生面的文艺党课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革命历程,感受初心和信仰的力量,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在等待剧场重聚的日子里,“电波”依旧牵动着众多观众的心。为配合疫情防控的需要,剧场限流30%,现场观众却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填补了上座率的空缺。谢幕时,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令台上台下为之动容。许多观众都是多次观看,并将《电波》称之为“上海之光”。
疫情中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旗下的11部热门戏剧中,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得到了一半上海观众的投票。此次上海巡演首轮10场,先后于3月和6月开票,甫一开售即告售罄。一轮轮“电波热”,让这段红色故事走进了年轻人的心灵深处。
疫情后的首次复演,主演朱洁静在谢幕时面对热情的观众,难掩内心的激动。“其实到现在我们应该已经跳了100多场了,我依然会在谢幕的时候,我情绪依然控制不住。”
王佳俊因为《电波》圈粉无数,他扮演的李侠,以新中国成立前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李白为原型。有别于以往灵动活泼的舞台形象,他必须在舞台上演活一个平凡的英雄,一个真实的人。
“走进了我们李白烈士的故居采风的时候,当我真实地看到他们住的环境,我心里边才能够有当时的那种年代代入感。”王佳俊回忆起在李白烈士故居采风的情景,至今难以忘怀。 “当我走进去看到只有一个桌子跟一扇窗户,还有一个灯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表演具体的是什么了。灵感都是来自于当下的那个地方,再搬到舞台上面来的。”
李白烈士故居名誉馆长吴德胜回忆,主创团队在编排舞蹈时也采纳了他讲解中提到的许多细节。“比方说传递情报,扫地作为掩护,观察情况。演出的时候都用上了。”作为一部展现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为题材的舞剧,《电波》最终的舞台呈现,令吴德胜感到震撼。
“印象最深的是楼梯,我们在剧中有一场是我去看二楼的李侠,每到深夜李侠会抱着发报机到阁楼去发报。”朱洁静回忆,故居的楼梯都是有老木板吱嘎吱嘎的声音。“在剧中我们每走一步都是要很轻,像小猫走路一样。”
谈到这部红色题材的创作过程,上海歌舞团团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制作人陈飞华说,“我们的创作推进和舞台合成都是以秒来计算的”。任何细节,艺术家们都没放过,观众评价,整部剧的节奏和情绪没有一分一秒的松弛,带来完全的浸入感。正是对抱着敬畏之心真实还原这段历史,才感染了这么多观众,
高度凝练的舞台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为党的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英雄形象,传承着这座城市光荣的革命传统与红色基因。
而对于党员朱洁静而言,创排《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整个过程就是一堂最生动的党课。“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年轻一代用什么来回报当下的幸福生活?我想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答案。那就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把革命事迹和红色基因,通过舞蹈传递给观众。”
复演后《电波》宣布了新一轮全国巡演计划,“电波效应”将继续在全国24个城市扩散,并迎来200场纪念演出。《电波》的成功经验也将为上海打造红色演艺产业夯实基础,为上海建设亚洲演艺之都提供有益探索与示范引领作用。
陈飞华介绍,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今后不光要在上海、全国巡演,还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想把红色文化推到世界上去,看看中国的艺术创作和中国的红色文化 尤其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实的内心,和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力量。”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徐炜 编辑:范燕菲)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