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春伊始,张江药谷就迎来“开门红”,两款新冠口服药物同一日获批上市。本次获批的I类创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和I类新药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均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用于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
上海为什么成为新药集中诞生地?
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张江是上海生命科学发展最具代表性的领域之一,已培育的I类新药上市数量近全国三分之一,拥有在研药物品种超过800个,I类新药占比超过50%。
新药林普利赛团队许祖胜博士告诉记者,一个新药的诞生,除了需要研发团队长期不懈的努力,更离不开发展的环境。
首先,张江聚集了很多全球知名药企、中国当地制药公司;其次,有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上海药物所、安评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及国家平台。在许祖胜看来,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支撑”,没有上海市推动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等等制度上的突破,无法实现新药突破。
“以张江为代表的国产创新药,正在急速前进。不过,有些问题值得及时关注”,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所副所长汤蕴懿说,从我国整体来看,国际新药研发的水平中国已进入第二梯队,从研发新药数量的比重来看,中国在第二梯队国家中名列前茅。但是新靶点、新作用机制的原始创新药还较少,上海生物医药目前需要有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从实验室到柜台,创新药如何打破“双10”定律
在药物研发领域,“双10”定律常常被业内人士提起。即研发成功一款新药,需耗时10年、投资10亿美元,而成功的概率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新药研发有风险,特别是first in class(原始创新),风险非常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许祖盛告诉记者,新药研发过程中涉及项目立项、时间管理、资金投入、人员配置、项目质量、项目协调、风险管控、研发外包、综合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稍有不慎就容易出错。他们的新药林普利赛仅在实验阶段就花了整整11年。
然而,研发出来的创新药进入到医院,这“最后一公里”却又是一道难关。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药占比,即病人就医时药费占总费用的比例,这是一个对医院院长的考核指标,国产创新药治疗的大多是肿瘤等重大疾病,价格不菲,医院引进后会拉高药占比,所以院方积极性不高;二是医保额度,这也是硬性指标,创新药进医保目录后,医生开这些药会占用较高的额度;三是医院有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度,拟引进的新药必须经委员会审核,然而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开会频次通常是每年两次或一次,让创新药企业不得不苦苦等待。
上海徐汇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发源地之一。上世纪60年代,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就在这里诞生。区域内临床医疗资源也十分丰富,集聚了8家三甲医院、3家区属医院、25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徐汇区科委副主任虞蔚的建议是,“鼓励医疗机构对I类新药进院开辟绿色通道,减免不必要的流程和限制”。为此,他们通过共建实验室、研究院等方式推动建设创新协作产业生态圈;支持国家级和市级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建设,鼓励区域医疗机构探索研究型医院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临床研究对接等等方式,推动产学研医深度融合。
另外,徐汇区还在去年底发布新一轮生命健康产业政策,将对区域内生命健康产业和重点项目开展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其中,对新注册或新迁入的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最高可给予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在开办、办公用房等方面则有望获得最高1500万元的补贴。
长三角如何打造世界级集群
长三角作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群,承担着代表国家参与世界集群竞争的使命。数据显示,上长三角是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贡献了全国约30%产值、近30%的药品销售额、1/3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以上海、苏州为核心,与南京、泰州、杭州、连云港、亳州等城市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已经具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
目前来看,在抓住“大企业”上,上海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抓大放小”、“重研发轻制造”的发展思路,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发现,上海正在逐渐失去对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掌控力,一个原因正是上海产业升级阶段偏好总部经济、研发中心,加上规模化生产中土地、人力等成本不断攀升,导致本地创新成果往往在江苏、浙江等地转化,技术过早转移。而创业企业“墙内开花墙外香”,反过来可能削弱上海创新能力。
2019年起,上海再次调整生物医药发展策略,“挽回”出走的制造业。张江先迈出第一步,集约产业用地、新增产业基地,而后,上海提出“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到2025年共计推出可用空间近2.6万亩,以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空间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空间上大致遵循“地方集聚—区域协同—全球竞合”的成长路径。汤蕴懿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传统优势集聚区,当前正处于从“地方集聚”向“区域协同”的关键跃升期。重点是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
比如,上海在人才、科研院所与研发机构、大实验装置、临床资源、创新平台、国际联系等创新链环节具有显著优势,重在加强基础研究与源头创新,强化张江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江苏具有全国最强的产业化优势,可以发挥苏州、南京、泰州、连云港等各地优势,提升产业智能化发展水平,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有序的产业创新高地;浙江生产优势与数字经济耦合优势明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融合,打造全国生物经济先导区和生物数字融合示范省。
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巨大,“一家强不是强,大家强才是真的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怡)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