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活动,在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启动。高亢的白水曲子坐唱《仓颉颂》响起在白水县仓颉庙,拉开了探寻华夏根脉的探访行程。本次主题采访活动,将重点围绕“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等话题,沿着“触摸历史、丈量文化、回望根脉”主线展开。
在仓颉庙内,“仓颉手植柏”是年纪最大的古树。这棵古侧柏高约16米,腰围7.8米,平均冠幅13.4米,树龄超5000年。虽历经千年,依然郁郁葱葱。这棵“仓颉手植柏”,也是全国仅存的5株树龄超过5000年历史的古树之一。
“仓颉手植柏”属于特级古树。从生物学角度,它们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体,自身所包含的长寿基因和抗逆基因,特别是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价值。古树的年轮生长是对气候变化最好的记载,是历史和古气象、水文的重要线索。
古树同时也是历史的一种传承,它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极高,古树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仓颉庙内千年古柏46棵,平均树龄3000余年,是全国三大古庙古柏群之首,被专家称为“绿色的国宝,活着的文物”
仓颉庙是为了纪念传说中,汉字创造仓颉而建。据《仓颉庙碑》记载,该庙早在东汉时已颇具规模,至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
编辑: | 王峥 |
责编: | 丁桃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