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走势很是特殊:增长模式“非线性”、内外部压力“强冲击”,伴随而来的就是资源要素“紧约束”——受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财政、资金、空间、人才等各种要素约束趋紧,特别是传统生产要素压力将持续加大。
过去习惯的路径已经无法依赖,谁先创新、谁敢创新、谁会创新、谁率先走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谁就会更好地突破困局、逆势而上。
约束越紧,越要创新,特别是打破原有的思维惯性、观念瓶颈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在新模式、新业态、新机制、新场景上做文章,从而“育新机、开新局”。这首先基于对形势与大势的精准研判。
上海一直是经济上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城市,疫情之后,人们期望上海既能稳住基本盘、又能创造新增量。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住疫情带来的“变量”,因情因势采取新手势,绝不能简单地“以不变应万变”。把握好变量、努力保住存量、做好必要的减量之后,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就可能创出“新增量”。
今年是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初步框架之年。特殊年头的特殊使命,要求我们一方面专注科技创新,持续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充分运用新技术为产业赋能,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一方面也要重视理念创新,为不断冒出的新经济持续开拓场景、提供平台、助其成势,从而不断为城市塑造新功能、新动能。
今年以来,“在线新经济”在上海蓬勃而起,诸如直播带货、在线电商、生鲜配送等新模式、新业态,也成了众人追捧的新风尚。但我们看待在线新经济,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热闹,更要读懂背后的价值——这是生产、服务、消费的深度融合,是线上线下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是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的革命性提升……说到底,这是当下和未来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
有这样一种战略的眼光,我们对于在线新经济及其代表的各类新生事物,就会有一种更加全面的考量和布局方式,会精心设计甚至量身定制一系列政策举措,并通过及时的规划、布局和服务,助力新生代企业和创新人才释放潜能,强化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先发效应、带动效应;也会用科学有效的监管和引导,帮助新事物规范化、持久化发展。
当然,首先要做的是摘下“有色眼镜”,对新生事物——哪怕是一些看似奇形怪状的事物——给予充分的关注、尊重和包容。
很多时候,未来的竞争力,往往就取决于今天对于新事物的包容度,看能不能支持它们“无中生有”——这是创新的真谛,而一座城市在风浪考验中破浪向前,正需要不断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