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近日印发《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明确提出发生特别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等情况,党政主要负责人将被追责。城市的本质是集聚,集聚的前提是稳定,稳定的基础是安全。安全之责,重如泰山。其中,防火救灾是大都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敏感痛点,是建筑密集、人群拥挤的国际化中心城区的严峻挑战。上海的中心城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底线约束凸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高楼林立的国际之都纽约,建筑火灾是当地消防局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面对全市多达33万栋建筑以及平均每年近50万次的火灾事故,即使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纽约消防队员,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
苦于强化事后应急能力难以取得理想成效,纽约消防局(FDNY)决定另辟蹊径。其有利背景是,纽约在本世纪初就前瞻布局了“数据驱动”管理模式,推进基础信息化工作;2002年布隆伯格(Bloomberg)上任后,利用数据技术,推动政府行为透明化改革;2013年,基于数据之桥(Data Bridge)的数据分析市长办公室(MODA)正式成立,汇聚、整合纽约公共部门的数据资源,预测预防城市隐患。纽约消防局明智利用上述条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传统的消防业务进行革新升级。
2013年始,纽约消防局与数据分析市长办公室通力合作:后者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能力,前者结合丰富的消防实践给予指导,共同开发出基于大数据的火灾分析预测算法模型——火灾风险监测系统(RBIS)。该系统将影响火灾诱因分为60个。数据分析团队通过特定算法,为城市建筑物进行单独综合打分,实时地评判每栋建筑物火灾危险指数。据此向出勤巡检的消防员提示,哪些是优先、重点“照顾”的目标,将有限的消防资源动态匹配到最需要干预处置的地方,从而有效地消除概率最高的火灾隐患。
应用此系统之后,整个纽约的消防巡检效率效能显著提高:通过巡检火灾风险等级前25%的建筑楼宇,提前发现火灾隐患建筑的比例由最初的21%提升至70%,极大地降低了城市火灾风险。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纽约火灾事故楼栋数量在火灾发生前90天被检测出的占比达到了16.5%。并且,随着数据结构不断完善,系统不断更新,检测比例还将达到25%甚至更高。通过大数据防患于未“燃”,可谓威力无比。
国外先进大都市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可结合市情,进行本地化调教和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本地化城市安全管理体系。基于补短板的要求和共建“平安上海”的愿景,现提出如下建议:
1.成立数据分析市长办公室,实现区域数据资源协同。统一建设数据采集和管理平台,有序合法开放,鼓励公共安全大数据整合应用。同时动员具有数据采集和挖掘能力的NGO和企业,致力于共同探索数据驱动型城市安全管理模式,共建“安全共同体”。
2.先行先试,推进消防基础工作信息化。利用消防战线自身数据资源和信息化建设基础,以及上海市大数据交易中心,构建公共安全数据平台,开展基于消防物联网、BIM系统(建筑信息管理)、人流动态的消防大数据、电梯大数据试点,以尽快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应急”的完整工作闭环,为“平安上海”保驾护航。
3.推进应急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应急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应急产业是典型的“四新经济”,是科技创新密集型领域,将能孕育一大批“独角兽”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何万篷: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博士,上海市青联委员、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常委,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独董,其研究聚焦于国际关系、世界经济、新兴产业等方向。
(编辑:车岸原)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