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12国际护士节”,上海抗疫最关键的时刻,护理姐妹兄弟们用自己的付出与汗水,为2500万市民筑起健康防火墙。全市10万余名护士、外省市援沪的1.6万余名护士,以及解放军援沪护士,在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抗疫路上,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他们既是妈妈、妻子和女儿,也是父亲、丈夫和儿子,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专业的护理技能给予患者有温度的临床照护,生动诠释和弘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今天真诚道一句:感谢你们!
1.6万名援沪天使,克服艰辛选择逆行守护
本轮上海疫情防控中,外省市援沪1.6万余名护士勇敢逆行,在抗疫战场用辛勤与汗水,助力早日打赢抗疫硬仗。
广西省援沪医疗队,4月23日第一批23名护士进舱了,五点不到起床,乘专车一小时到达临港方舱医院。在上海同行的帮助下,很快开展起了工作。方舱有点热,从穿好隔离衣开始,汗水在胸前和后背一直往下流,二十几岁的小姑娘,一咬牙,吃下了这些苦。舱内患者都很友好、配合管理,支持工作,这让第一次进舱的小护士们舒心不少。
战斗的一天结束,洗漱上床已是凌晨两点半,收到应急采样电话,早八点集合出发,下午四点才陆续回来,42名护士顶着烈日采样14497人。来自桂林人民医院的护士杨水秀,记录下点点滴滴,“工作量确实很大,特别辛苦,但队伍里从未有一人抱怨过什么,这就是护士的使命与担当。”
山东援沪医疗队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儿科护士长王奔,4月2日收到支援上海的通知,曾有过抗疫一线经验的他毫不犹豫,再次义无反顾投入没有硝烟的战场。
参与两次核酸采集任务后,王奔作为方舱医院二楼西区的组长进入龙耀路方舱工作。忙碌的夜班里,凌晨四点半,当他在电脑前与战友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时,感觉浑身冒冷汗,双手发麻。
“我有点不舒服。”他对同事说。话音刚落,他便瘫坐下来,旁边的战友迅速发现异常,进行简单检查后初步判断为低血糖发作。在众人搀扶下,王奔离开病区至走廊休息片刻。精神稍微好转后,他就想再次回到工作岗位,最后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才回到酒店休息。
来到上海已经一个多月,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经历了初到时的忐忑、压力下的兴奋,慢慢地工作变得熟练起来。王奔感慨:“在别人看来简单重复又机械的工作,一天下来,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只有沙哑的嗓子,疼痛难耐的胳膊和双腿知道其中的艰辛。”
市公卫中心,最早入舱的她77天未曾归家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内,截至今天,新冠病房90后护士长顾丽萍已经累计77天未曾回家,成为本轮疫情离家最久的护士人员。
2月25日上午7点30分,新冠病房护士长顾丽萍开启第6轮进舱抗疫任务。临行前,她像以往抗疫出发前一样,给了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并约定结束抗疫任务后亲手做一桌女儿最爱的美食。顾丽萍怎么也不会想到,为了抗疫她不仅要“食言”和女儿的约定;而且临别时的拥抱,也成为顾丽萍近期最后一次和女儿面对面接触。
在之前的疫情常态化期间,顾丽萍只需管理1栋楼宇的护理工作,而本轮疫情期间,她最忙碌时要管理协调3栋楼宇。“由于频繁接听电话,我的手机始终处于充电状态,有时候感觉像捧了一天暖宝宝。”
本轮疫情以来,顾丽萍因工作需要多次调整病区,几乎“老、小、孕、重”患者人群她都参与护理过。目前,她所在的病区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主,其中高龄且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顾丽萍在工作时把高龄老人床位尽量安排在离护士吧台最近的区域,从而方便及时观察和处置病情。“高龄患者护理需要注重细节,除了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外,还要加强心理关怀,尤其一些患有阿兹海默症或者精神疾病的老人,更要在护理上下功夫。”
5月4日是顾丽萍结婚纪念日,她与老公只能隔空庆祝。作为一名90后青年,尤其在建团百年的神圣时刻,顾丽萍表示,在抗疫的关键时刻,更应该发挥作为青年人的使命担当,护佑生命的健康。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新冠定点收治医院,在院人数不断刷新记录,对护士的需求程度也远超2020年的抗疫初期。随着“老、小、孕、重”逐渐成为重点收治人群,为一线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面对繁重的临床护理任务,战疫一线的“提灯女神”们,从寒冬到初夏,始终义无反顾、坚守病区、心系患者,用专业、敬畏、温暖,点亮着生命之光。
血透患者最艰难时,“90后”伉俪带来生命曙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净化部原有400余名血透患者,还陆续承接了来自3家兄弟医院近200名透析患者的治疗任务,工作量远远超出了科室能承载的负荷,怎么办?
“血透患者等不起,能多透析一名是一名!”这是新华血透护士们许下的承诺。近一个月以来,为了保证血透室的护理人力资源,新华医院血液净化部全体护理人员克服个人及家庭的各种困难,进入医院实行封闭式管理。
4月1日,新华医院血液净化部临时成立了应急血透小组,那些等待透析的“非常规”透析患者终于盼到了曙光。应急血透室分为应急区、封控区,封控区域专门接收来自封控区,楼道中或小区有阳性感染者的患者;应急区域专门接收紧急需要透析的患者。
血透室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接收危重、紧急患者,让没有及时透析的患者到院后能第一时间进行透析。应急血透室的医护人员考虑到许多患者已经将近5天未做透析,加班加点通宵完成患者的治疗任务。
应急血透室组长是“90后”男护士周树伟,他的妻子也是新华护士,父母的相继确诊并没有影响他抗疫的脚步,3月初刚送走新婚妻子去机场抗疫一线的他,连夜打包了行李,住进了医院。
在严苛的条件下,血透室护士长黄家懿要求护士们严格执行消杀、流调及“三查七对”,每班紫外线消毒40至60分钟后,再进行下一班患者的透析任务,虽然封控区患者感染风险较高,但是阳性率降到了最低,最大化程度防止了交叉感染。
4月1日至4月23日,新华医院应急血透室已累计了300余次的透析次数,挽救了70余患者的生命。周树伟说:“工作很累、压力很大,我们也会想家,想着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但是,大家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抗疫的使命中去,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动态清零的方针执行到底,社会才会安定,家人们才会更安全!”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