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情况。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会上获悉,2035年,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整体水平将位居世界前列。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介绍,为抢抓大语言模型迭代升级新机遇、助力“人工智能+”新行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后简称《意见》),推进语言文字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系统部署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
《意见》明确两步发展阶段,有序实现2027和2035年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目标。第一步到2027年,是以数字中文建设为重点的强基示范阶段,形成语言文字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前沿语言技术、优质语言资源、新型语言服务等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步面向2035年,是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深化赋能阶段,推动承载中华文化的中文在全球数字空间、网络空间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关键场景中的使用占比和价值引领作用显著提高,实现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整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意见》部署了三项重大任务,统筹推动技术创新、体系保障和关键赋能落地见效。刘培俊介绍,创新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大语言模型、多模态信息处理、知识图谱、语料加工等五项前沿技术,重点服务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制高点”,夯实国家关键语料基础设施“新基建”。系统建设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资源服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和安全治理五大保障体系,重点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的基础能力。统筹实施数字中文服务教育发展、助力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传承、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社会进步等五大赋能行动,重点推进语言技术与关键领域需求深度融合应用。
编辑: | 毛睿 |
责编: | 丁桃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