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起,聚焦临床价值高、技术较成熟、群众负担重、医保基金可承受等方面,上海市医保局,将60个医用耗材,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为患者减负的同时,也让更多创新药械,更好、更快地进入临床。纳入医保后,患者的负担减轻了多少,对于研发企业来说,又能在哪些方面受益?
4岁的彤彤,在九院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一般的助听器可能起不到效果,最好的干预方法,就是人工耳蜗植入。
据了解,一般一套人工耳蜗系统价格在20-30万左右,如果做双侧,那么价格就是双倍,要50万左右。
这笔昂贵的费用,让不少有类似情况的患者家庭,在咨询过后,就望而却步。第九人民医院人工听觉植入中心主任李蕴告诉记者:“很多老年人就是因为费用的问题,所以就选择了放弃这种干预方法。”
不过,最近情况有了改变。从10月起,上海医保局将包括人工耳蜗在内的60种医用耗材,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如果人工耳蜗单侧植入的费用是20万元,以退休职工参保人员为例,进入医保后,在三级医院住院治疗费用仅需自负5.28万元,可以减少74%。这让不少原本犹豫不决的患者家庭,改变了主意。“”“蛮开心的,觉得好像一下子运气来了一样,可以用我心里满意的价格,给孩子用最好的产品。”
而这一次医保纳入的医用耗材,不仅有人工耳蜗,还涉及到了心脑血管、消化、泌尿等多个治疗领域,不仅可以惠及病患,也能大大激励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比如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过去只能在少部分医院、医生开展。随着纳入医保,这项技术必然会进一步推广,这个受益的人群会越来越多。”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说道。
2021年,微创医疗研发了一个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采用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成像技术OCT,但是,由于整个设备价格昂贵,病人每次的检查和耗材费用也很高昂。因此,尽管新技术优势明显,但病患却不太愿意选择。
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戴宇翔坦言:“以前,依赖冠状动脉造影,但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目测狭窄程度并不是那么精确。而最新的OCT检查能够从血管腔内,去了解道狭窄的情况,但仅OCT的导管,费用就将近一万块,再加上检查的费用,可能要一万多。”
研发类企业,前期投入本身就很大,如果长期没有回报,那么就没有余力继续进行其他新的药物或医疗器械的研发。“从实际运营来说,企业需要持续地大量投入资源。”微创冠脉董事长蒋磊这样说。
为了帮助好的创新药械,减轻研发负担,加速临床应用。今年7月底,上海出台了28条相关举措,支持将创新性强、疗效确切、临床急需的创新药械 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
上海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许宏表示:“相当于把‘绿色通道’往临床应用方面延伸了,打通了通往医院的‘最后一公里’。在产品的定价、加快临床应用、以及加大医保支付支持方面,都有很多具体的举措。”
仅在中山医院的心脏介入中心,每年的3到4万名患者中,约有30%需要接受OCT诊疗。有了医保支付的支持,医院在使用OCT这样的创新医疗器械方面,有了底气,病人也更加愿意选择这一新技术。
“自付10%左右,的确是感到非常的惊喜。”患者受益的同时,医保新政的出炉,也让更多企业愿意投入研发新技术,通过应用落地后,未来也就能帮到更多病患。
“特别是医保支付支持这一块,创新医疗器械会被优先考虑。也很大增强企业的信心,得以持续地投入研发投入,做出更多的好产品。”微创集团市场准入中心副总裁常怡说道。
上海市医保局医药服务处一级主任科员陈天池则表示:“接下来将推动更多的优质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能够促进创新药械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减轻群众负担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
(记者:潘窈窈 王毅 编辑:由由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