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最近,包括上海第三十五棉纺织厂、松江云间粮仓、英雄金笔厂旧址等在内的16处工业遗产对外公示,有望成为首批上海工业遗产。
崇明区堡镇工农路上的这片百年老厂房,是上海第三十五棉纺织厂的所在地,占地11万平方米,最辉煌时曾有5000名员工。2007年纺织厂关闭后,空荡荡的老厂房就一直矗立在这里。
最近,首批上海工业遗产名单公布,其中就包括这处老厂房。它不仅记录了民族工业的百年发展史,还是中共地下党在崇明发展工人运动的秘密活动基地,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通过修旧如旧,引进企业,这片工业遗存有望重现光彩。“发展方向也是文创产业,让它的工业文化得到传承。”上海第三十五棉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施赛雷说。
老厂房峰回路转的命运,老工友们也感慨万千。原上棉三十五厂工人徐云丽告诉记者:“成为工业遗产,也算是保留对我们的那种记忆吧,很激动,以后也可以讲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听。”
留下一抹工业乡愁是第一步,通过活化利用引来人气才是关键。同样入选首批上海工业遗产的松江“云间粮仓”,经过改造已成为上海文旅新地标。
创意雕塑,艺术画作,琳琅满目,“云间粮仓”里的艺术馆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拍照真的好看,是慕名而来的!古今交错,有历史的回响。”游客们纷纷表示。
占地136亩的“云间粮仓”建于上世纪50年代,前身为南门粮库,曾见证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行业的发展演变。至上世纪90年代末,粮食储存的功能逐渐退化,一度沦为“垃圾场”。直到2019年,这个废弃粮仓被八号桥集团一眼相中,走上改造重生之路。云间粮仓文创园总经理徐轶罡介绍:“我们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建筑进行最大化的特性保护,完整保留了它历史和建筑的价值,修缮之前也邀请了很多专家前来进行咨询和指导。”
数十座粮仓,根据空间大小不同,引入了画室、剧场、博物馆等不同文化业态。粮仓老员工也会时不时来这里走走看看,“忆苦思甜”。前“南门粮库”职工马先生说:“看到它报废的时候心里总感觉不是味道,现在我每天晚上都要到这里来转转,心里感觉好舒服。”
八栋筒仓高24米、直径5.5米,原是供面粉厂储存原料的,如今披上巨幅涂鸦,摇身变成为酒店。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云间粮仓去年的游客量突破150万,招商率95%以上,已基本实现“自我造血”。“目前我们正着力从园区向景区转变。”上海云间粮仓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金旭辉看来,保护好云间粮仓工业遗存的同时,拉动了地方经济,也带动了就业。
作为近代中国工业的发祥地,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工业遗存资源,当它们逐渐转化为文旅项目,不仅可以留住城市记忆,还能为人们拓展文化旅游新空间。“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主任刘青认为,工业遗产深度游可以挖掘的潜力很大:可以推荐一些工业遗产建筑当中的可阅读建筑,让市民游客更好地了解工业遗产背后的故事、工业文化、工业特质、工业历史等。”
长期关注工业遗产保护的上海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周峰则建议,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靠零敲碎打,多部门协同、形成社会合力很重要:“应该作为系统性的工作,政府牵头引导,全社会包括企业、行业部门、还有一些第三方的专业机构一起参与。”
无论通过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带动老旧社区的活力复兴,扭转城市区域功能来服务未来需求,还是用老工业厂房打造公共文化空间,促进创意产业发展,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都大有可为。也期待上海现存300多处工业遗产,能够因地制宜地活化利用,焕发新生,为城市留下一抹“工业乡愁”。
(记者:洪焕铨 孙启萌 刘逸然 摄像:唐晓蒙 高原 车秉键 编辑:由由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