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又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当“战贫”遇上“战疫”,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能否如期完成,最后的“硬骨头”又该如何啃下,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还有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未摘帽,551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这些尚未脱贫的村县大多集中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80%以上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当地居民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如何在剩下时间内攻克这些最后的堡垒,难度不小。
疫情之下,中国如何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看看新闻Knews两会特别节目《问政中国》,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和东方卫视首席记者冷炜,共同解读。
时间紧任务重,脱贫攻坚今年能完成吗?
今年的政府报告中,与脱贫攻坚相关的词出现了32次,给出的任务也是非常的明确,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汪三贵认为,今年之所以说是“硬”任务,一方面从对象上看,难度比较大,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多数位于深度贫困地区,或者是一般地区特殊类型的贫困人群;第二是时间紧迫,剩下只有半年200多天,但要完成超过500万人的脱贫。
在这样的难度下,叠加疫情影响,不仅需要按照以往的方式去完成脱贫攻坚,还要结合实际,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完成脱贫任务。经过这些年的脱贫攻坚,每年都有1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汪三贵认为,尽管有挑战,但只要把工作做到位,还是可以在今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目前,扶贫办已对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1113个贫困村挂牌督战,要求各地制定详细作战方案,具体到有哪些问题要解决、怎么解决、何时完成、谁来做等,确保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确保今年如期完成任务 关键在哪?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表示,在200多天时间里,完成5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关键之处在于明确脱贫攻坚的目标。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有道路需求,但是过高追求基础设施,会分散目标。只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找到重点去攻坚,才能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紧任务重,然而新冠疫情的袭击,对扶贫产业链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物资采购、生产资料调运、产品销售、价格波动、物流体系等多个方面。为了将滞销的农产品卖出去,疫情期间,各地纷纷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电商直播累计超过400万场,超过100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代言,中央企业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超过9亿元。
汪三贵认为,以拼多多为代表的超短链模式,直接从产地的最初一公里,迅速通过物流到达消费者手中,完成了最后一公里。既可以使生产者收益更多,消费者也获得更多优惠,这一模式显然比较适合深度贫困地区。
冷炜表示,就业扶贫也是深度贫困区另一个脱贫重要渠道。喀什地区部分贫困县,采用“卫星式工厂”模式,把工厂开到百姓家门口,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此外,当地还可以进一步加大职业化教育。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职业化培训。
如何防止“突击脱贫”、“数字脱贫”?
科学规划、严格评估无疑是保证脱贫质量,防止“突击脱贫”、“数字脱贫”的有效手段。汪三贵表示,贫困县摘帽,需要经过严格的第三方评估,并由各省进行验收。省里检查验收完后,中央还要抽查20%的县,对于抽查不合格的,省里要承担责任。此外,国家对每一个建档立卡户脱贫以后都要进行普查。
目前,国家正在组织看“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创收的情况是否真实,是否可持续。在这一机制下,如果作假风险很高,必将严格处理。
脱贫之后怎么干?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虽然我国已基本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但返贫致贫的风险和压力依旧存在。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目前在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因为灾害和疾病,今年还新识别出38万容易返贫致贫人口。
汪三贵表示,防止返贫,第一重要的是,脱贫要扎实。第二,脱贫后相关机制跟上。除了现有的基本社会保障机制,各地也应加强探索建立防贫机制。第三,要将脱贫工作与未来乡村振兴更好衔接起来。进入乡村振兴阶段,收入差距还是会有,很多脱了贫的绝对贫困人口仍然属于相对贫困人口,应当进行“志智双扶”,而这显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好脱贫成果,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方媛 方菲菲)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